论中学生写作素质的培养
作文一直是中学生面临的难题,也一直困扰着中学语文教学。有人试图寻找一条捷径,能快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但是都无功而返。原因很简单,作文教学没有捷径可走,我们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要脚踏实地地从点滴做起,慢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中学生的写作素质必须先从语言上下功夫。高尔基曾说:“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1]人类是先有语言,然后才产生文字的。很难相信一个语言都不通的人能写出好文章来。由于文学语言具有形象性,能再现客观现实的生活面貌,创造艺术形象,从而使读者留下关于事物或人物的清晰的印象。文学语言也和一般语言一样,要求对事物反映得准确,而且要比之一般的语言还要反映得更鲜明、更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大都具有鲜明而生动的形象性。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语言,原是根据各自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主要是根据各自的性格特点而具有各自的口吻腔调的,于是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也要求个性化,就是要求能通过他自己的口吻腔调以表现出他个人的性格特点。只有熟练掌握了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特点,才能根据你自己作品的需要叙事、描写和刻画人物形象,使他们更加贴近生活,你的作品也就鲜活起来了。
要使语言准确、合理、生动必须掌握大量的语言知识。所谓语言知识,是指语言学知识,具体说,就是指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词汇丰富了,在作文时我们就有所选择,才能用最准确、最贴切的词来叙述和描写,才能更具体的刻画人物,读者才能更准确地领会你写的文章,而不至于产生歧义,使你的文章能和读者更好的交流;语法通了,你写起文章来才会流畅,得心应手,因为语言是用来交际的,如果你写的句子不通顺,那么就是失败的。只有你自己懂,别人都看不懂,那么你怎么和别人交流呢?又有谁去看呢?语言知识的来源,除了认真系统地掌握教材与之相关的知识,课外还要下功夫积累大量这方面的知识。
要想写好一篇文章,素材是关键。所谓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是指作者进行的创作总得根据一定的社会生活。这一定的社会生活供作者创作时选择采用,是创作的原始材料,就是素材。要想写好文章必须积累大量的素材,因为文学作品的真实就来自于社会生活。我们写的文章是要人看的,与人交流的,要想引起读者的共鸣,就得是读者熟悉的人和事物,这样读者读起来才会感到亲切。怎样积累素材呢?这个问题一直是中学生写作的一个难点,也是他们面临的一个难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要细心观察生活。文学来源于生活,脱离了生活,文学就没了土壤,就会枯竭而死。有的同学一提到写作,脑袋就疼,不知从何处下手,一点东西也写不出来。究其原因,就是写作的准备工作没做好,你没有积累素材怎么能写出好的文章来?自然手忙脚乱不知所措。遇到这种情况要静下心来,不要急于去写,根据你要写的题目,认真地去观察生活,观察好了再回来写,这样不就有东西可写了吗。这只能应一时之急,要想解决根本问题,还得长期坚持观察生活,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才能写出好文章,言之有物,写作时就能如探囊取物一样容易了。
素材有了,接下来就是挖掘题材。素材经过作者的选择、取舍、剪裁,采用在作品里成为作品内容的基本因素,就是题材。选材工作的好坏决定文章的成败。
要确立文章主题。题材虽然还是创作时所用的材料,却是作者经过了选择、取舍、裁剪,看出了它的意义,准备进一步加工改造形成艺术形象的,这就要求作者有正确的思想观点,能真正把握有意义的题材,能深刻地发掘题材的意义。在具体作品中,题材本身的意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总是在不同方式上结合着的,这就形成作品的意义或者说是作品的思想性,其中最根本的意义就是主题或成为题旨。主题本是从题材中来的,同时也是作者通过题材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高尔基曾说:“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可是它蓄积在它的印象里还未形成,当它要求用形象来体现时,它会在作者心中唤起一种欲望——赋予它一个形式。”[2]如《红岩》的思想性是作品中所表现的在人民革命斗争洪流面前,国民党反动派的垂死挣扎终不能挽救其毁灭的命运;而英勇不屈的革命者虽在烈火中悲壮牺牲,却又在烈火中永生。它的主题是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英勇、坚贞、大无畏精神的不可战胜。文章主题的确立要靠思想来完成,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主题。这就要求中学生注重自己的思想教育,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样,你的文章才会是积极的、上进的、文明的、有益于人类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