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教学模式素养的课堂表达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践行“赋”“比”“兴”的策略,并辅以“现实”“浪漫”“豪放”“婉约”的课堂结构,期冀实现诗意的数学教学。构建诗意的小学数学课堂模式,即意味着老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心智去发现数学的秘密,用自己的逻辑去建造数学的结构,进而启悟学生用数学的方式去探索世界,用数学的眼界去温暖生活。这样,“诗意”直指植根于内心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素养;诗意;模式;争锋
【基金项目】本文系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重点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区域的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编号:16031009)和立项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毕业生数学学习评价研究”(编号:16032039)的初期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6-0067-0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以来,至少伴随着四次比较大的争议,由王策三和钟启泉这两位教育界重量级人物拉开帷幕的第一次争锋,其焦点是关于“要认真对待轻视知识教育思潮”;第二次争鸣代表人物是靳玉乐、高天明、王华生和崔国富教授等,焦点是“是否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课改指导思想”;第三次争论仍以王策三和钟启泉教授为代表,焦点是“指导新课改的理念”及对凯洛夫教育学的态度;第四次争论始发于郭华和陈尚达教授间,焦点是如何看待新课改“穿新鞋走老路”现象。
由此可以看出,不管争议的正方、反方,都对课程改革抱着更高的期许,作为课改的主阵地——课堂,理应有自己的回应;作为课改的关键人物——一线教师,理应有自己的实践主张。基于这样的认识,小学数学诗意课堂模式在理论梳理与教学实践中应运而生。
一、诗意数学课堂的内涵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是《毛诗序》中的诗。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而张舜民在《跋百之诗画》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姜夔《白石道人诗说》则以为:“守法度曰诗”。狭义的理解,诗是一种文学体裁,如同小说、戏剧、散文等等;但诗这种文学形式,以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丰富的意象,通过节奏和韵律,给人以美的感受。观之数学,可探索宇宙,可预测未来,可破解密码,可描绘星球飞行的轨迹,可解释花鸟虫鱼数量的走势,数学和诗一样,用独特的语言,抒发了对生活、审美的诉求。
所以,在李尚志教授心中,数学即是诗,诗即是数学。他常常用诗来描述数学,比如他赋诗三角函数:东升西落照苍穹,影短影长角不同。昼夜循环潮起伏,冬夏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