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教学模式素养的课堂表达
,老师引导学生创造一个“新数”来表示半只。这样的教学便产生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蕴,逼迫着学生去建构属于自己的数学表达。
有的学生画一个圆或正方形,涂上一半的阴影说表示半只;有的学生写了一个“8”字,把上方的圆涂色,说上下圆一样大,而且每个圆正好是两份中的一份;还有的写成两行,第一行画一个三角形,第二行画两个三角形,说表示平均分成两份,选其中的任意一份都表示半只……(如图1)
当学生一一呈现、阐释自己创造的“半”这个新数后,老师于此出示历史上的数学家又是如何表示“半”的。显然,很多的数学家的表示方法和学生是异曲同工的,学生一边看着图式,一边为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创造激动。
每一次叙物,学生就多了一层认识:最初学生看到的是交换公平需要平均分;后来发现不够整分,只能创造新数;而“新”数又不是完全的新,它与“旧”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随着认知的丰盈,愈能简化表达。原来,所有的叠加都是为了概括现代意义上的二分之一。
剖析案例一的教学,正是课堂中老师现身“叙物”,给了学生思考的动力;也正是课堂中老师抽身“尽物”, 给了学生思考的张力。
2. 比:迁移方法,举一反三
【案例2:相遇问题】(四年级)
老师出示:小明和小芳同时从家出发走向学校(如图2),经过4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学生列式70×4+60×4,老师再引导学生列出第二种解法(70+60)×4。
如果课堂教学止步如此,这只是就题解题而已,学生唯有通过解一组相关题目,并在不同中找出相同,才能真正厘清概念。
所以,笔者在课堂里,会继续引导学生变式:“小明和小芳同时从学校出发背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走70米,小芳每分钟走60米,4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小明和小芳在环形跑道上跑步,从同一点出发,反向而行。小明每秒跑6米,小芳每秒跑4米,经过40秒两人相遇。环形跑道长多少米?”这样,尽管解决的问题从相遇变形为相背,从直线变形为曲线,但是仍然求的是两人的路程之和,依然用的是同一个算式。可谓“举一反一”。
接着笔者出示“小明和小芳分别从一座桥的两端同时出发,往返于桥的两端之间。小明每分钟走70米,小芳每分钟走60米,6分钟后两人第二次相遇,桥长多少米?”学生自是明白两人的路程之和是(70+60)×6,但是需要思悟这个路程之和是3倍桥的长度。此为“举一反二”。
只有学生会用上述的结构去解答数以万计不同背景的题目的时候,数学才算扎根于学生脑海。于是课堂中还要启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