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测度研究
摘要:文章借鉴IMD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编制思想,采用对称性指标体系设计原理,建立包括竞争力实力、成长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成本竞争力、创新竞争力、投资竞争力和管理竞争力共7个方面49项明细指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并结合2005年和2011年相关产业数据,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进行量化考察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差距基本维持不变,同时提出进一步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指标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
一、 引言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达到91.36万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总值达到44.47万亿元,相当于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生产总值的48.7%,年均增长22.89%;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数达9 955.6万人,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业人数达4 167.7万人,占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数的41.9%;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4.3万亿元,年均增长26.62%;实现利润总额3万亿元,年均增长30.75%;上缴所得税3 780亿元,年均增长24.54%。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支柱作用,那么,如何客观、科学、全面地反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全景,测度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就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本文尝试借鉴IMD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编制思想,构建包括竞争力实力、成长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成本竞争力、创新竞争力、投资竞争力和管理竞争力,共7方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以期正确测度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本文后续结构安排为:第二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第三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对比分析;第四部分,简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二、 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
竞争力最初是以国家竞争力的形式进入学术研究领域的。1980年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率先开展国家竞争力研究,他们认为国家竞争力是创造增加价值,从而增加国民财富的能力,并由此出发从企业管理、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作用、金融环境、基础设施、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八个方面加以评价。而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波特认为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应着重于产业竞争力。他把产业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国在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一个国家能否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