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资金使用状况分析
的机会主义就会导致超募资金使用变更现象的产生。笔者主要归纳为两种类型:第一,实力雄厚的上市企业。这类公司主营业务能力强,成长空间大,未来市场预期较好,其超募资金使用变更的目的一般是为了装点公司门面、提升公司形象;第二,实力欠佳的上市企业。这类公司选择上市的目的大多是为了解决融资难的问题,由于资金能力欠佳,发展后劲不足,它们对超募资金的使用会慎之又慎。这也就不难解释其超募资金使用项目变更的现象,通常它们会优先考虑存入银行。
(二)企业团队管理水平。如果说管理者的决策决定了创业板企业超募资金的使用效率,那么整个企业团队的管理水平便规范了超募资金的运作。一个良好团队的管理水平,通过加强对超募资金使用前的审核、使用时的监督以及使用后的效果反馈,督促其超募资金的利用更加切实、更加合理。然而,这正是目前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所欠缺的。
(三)行业发展状况。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会影响到创业板企业超募资金的使用情况。众所周知,我国的证券市场按照版块来划分一般分为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与主板相比,中小创业板想要上市,条件会更苛刻,进而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对其超募资金使用的影响也就更突出。这里以2013年度深交所1577家上市公司的总体情况为例(详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与主板相比,创业板在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平均销售毛利率两个方面更有优势;与中小板相比,创业板在平均营业总收入增长率、平均净利润增长率和平均销售毛利率三个方面更有优势。2013年,深交所统计的1577家上市公司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营业总收入增长率分别为8.85%、16.30%和23.99%。然而,创业板较好的行业发展状况,可能会导致企业管理者自信心的膨胀,从而导致管理者滥用企业超募资金盲目的扩大投资。
四、建议
(一)完善证券市场约束机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约束机制,证券监管部门应该尽快完善有关超募资金使用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整合市场的监督体系。我国深交所于2009年和2010年先后颁布了《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和《创业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1号——超募资金使用》,虽然它们都规范了超募资金的使用范围,但是并没有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形成强有力的约束,进而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资金使用变更的现象也有增无减。
(二)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我国证券市场的参与主体包括发行人、券商、保荐机构和投资者等多个方面,这些参与主体共同影响着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因此要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