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经济类论文 > 国际贸易 > 正文阅读资讯:东亚自由贸易区模式与趋势.

东亚自由贸易区模式与趋势.

[作者:未知[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大部分都采取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政策,对世界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有较大的依赖?尽管目前东亚内贸有所增长,但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服务内需,而是服务于区外市场或提高对区外产品的竞争力?
    第三,东亚地区仍存在着一些热点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趋向激化,从而妨碍东亚地区经济合作?
    最后,亚洲金融危机后,通过结构重组和体制改革,东亚经济逐步走上复苏之路,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泰国危机后不良债务进一步增加,马来西亚股价恢复水平最低,说明市场信任度不高;印尼金融机构重组和不良债务处理进展缓慢,其政局动荡是经济恢复的重要不利影响;日本经济虽止住跌势,但经济恢复乏力?同时,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也会对东亚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这些不利因素会延缓东亚经济的复苏,各成员国因国内因素的压力必将延缓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
   四、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两种模式
    正是受以上这些因素的影响,整个东亚地区在短期内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难度是很大的,因此很多经济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向自由贸易区过渡的途径?我们认为,目前东亚整体建立自由贸易区存在以下两种可供选择的模式:
    其一,三个“10+1”合一,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所谓三个“10+1”,是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和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三个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中,发展最快的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在2001年“10+3”领导人会议上,中国领导人倡议在10年内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中国领导人的这一倡议得到了东盟方面的积极响应?2002年5月,第一次中国——东盟谈判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这表明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工作正式开始?
    中国与东盟拟建自由贸易区使日本?韩国受到震动,因而日本积极谋求在中国前面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日本和东盟10国领导人在2002年1月签署了《日本和东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明确表示为了实现东盟和日本的合作伙伴关系,各种合作包括一个可能的自由贸易区应该在10年内尽可能快地完成?同时,韩国也积极地与东盟保持各种联系,正在考虑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这样三个东亚大国都参加了自由贸易区安排,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加强与东盟的合作,并最终建立东亚整个地区的自由贸易区?
    其二,东北亚自由贸易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二为一,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东北亚地区是东亚地区经济最发达的部分,三个主要国家(中国?日本和韩国)互为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密切的经济联系为三国间进一步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中日韩的政府间合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1999年在日本的提议下,中日韩开始了在“10+3”框架内的3国政府首脑年度会晤机制,在这种会晤机制的推动下,三国目前已经启动了经济研究机构的合作,成立了三方信息技术工作组?可以说,东北亚区域合作是东亚地区合作基础最好?合作前景最为广阔?最容易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地区,它完全有条件成为整个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助推器?中日韩合作的发展再加上东盟自由贸易区一体化的深化,东亚地区也可以通过这种途径最终形成整体的自由贸易区?
    以上两种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途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同时存在于东亚地区经济贸易的合作进程中,且相互促进?在第一种途径中,随着中日韩分别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经验的逐渐累积,会为它们之间的整合提供借鉴意义?同样在第二种途径中,中日韩和东盟内部合作的加强也会对前者即3个“10+1”的谈判产生有益的影响?
    综上所述,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区建立的途径选择必须考虑到合作各方的利益,并尽量调和各种矛盾与摩擦?我们认为,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可以在现有东亚各类合作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推动,由不同国家和区域间的自由贸易区相互交叉与整合,进而最终统一为东亚自由贸易区?
    参考文献:
    [1] 蔡鹏鸿.试论东亚峰会:制度安排?进程与问题[J].国际观察,2005,(3).
    [2] 季玲.东亚合作新局面——第八次10+3领导人会议后东亚合作形势评析[J].外交学院学报,2005,(2).
    [3] 赵怀普.欧洲一体化对东亚合作的若干启示[J].外交学院学报,2005,(2).
[4] 包霞琴.东亚合作与中日关系[J].日本研究,2005,(2).
    [5] 翟崑.东亚合作的未来(续)[J].世界知识,2005,(22).
    [6] 吴绮敏.“10+X”:东亚合作热潮再起——首届东亚峰会侧记[J].人民论坛,2006,(3).
    [7] 于津平.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比较优势与贸易互补性[J].世界经济,2003.
    [8] 聂元贞.发展中国家区域一体化的路径选择[J].世界经济研究,2006,(6).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