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中的环境与贸易关系分析及建议
摘 要:在2015年制定完成的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中,环境保护成为了这一多边贸易安排中的重要一环。该环境条款反映出国际多边贸易体制中,平衡贸易发展和环境保护日益成为发展的重点,体现了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限制与促进并存、强化国际合作机制与尊重国家主权共进这两条主线。TPP这一环境条款虽然对中国贸易发展制造了一定的障碍,但同时也带来一定机遇。中国应充分发挥自身在环境货物上的优势,并且深化自身改革,从而应对TPP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近年来,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之间的互动日益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中,环境并非一个重要的变量,一切自然资源都可以成为各国自然禀赋的一部分,成为可供交易的商品。但随着时代发展,尤其上世纪60年代罗马俱乐部的成立和《寂静的春天》的出版,环保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心的重要问题,而在国际贸易中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成为学术理论讨论的热点和现实政治斗争的焦点。在2015年达成的跨太平洋伙伴协议(下文简称TPP)中,设置了专门的环境章节(第20章),对一系列环境相关内容进行专门规定。本文通过对其文本的分析,试图呈现其中在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方面的含义和现实政治博弈。整体而言,TPP环境章节体现了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限制与促进并存、强化国际合作机制和尊重国家主权共进的两条主线。
一、贸易自由与环境保护关系
对既有涉及到环境与贸易及与之有关的国际机制和国内主权进行分析,可发现此问题的既有讨论分别从贸易自由和环境保护、国际机制和国内主权两条主线展开。
贸易自由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一直是理论争鸣的焦点。一种观点认为贸易会改善环境,但支撑该观点的理论基础各有不同。有的基于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比较优势可以带来专业分工,从而有利于环保产品开发,并且贸易导致的技术交换有助于环保型技术的出口与扩散[1]。而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发展贸易而获得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将呈现出倒U型曲线,在开发贸易带来经济增长初期,贸易将导致污染增多,但随着发展到一定程度,其最终会带来污染降低[2]。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贸易会带来环境恶化。例如:竞相降低标准假说认为,自由贸易会导致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外资而降低环境标准,从而导致环境恶化[3]。而环境成本转移说则认为自由贸易会导致发达国家将容易产生污染的产业从发达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