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协调,实现国民福利的最大化,实现外贸可持续发展将促进我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
第二,我国的企业和人民已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从90年代后半期开始,我国舆论界和媒体开始了一场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大讨论,波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时至今日,无论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己形成了强烈的绿色环保观念,“绿色产品“”无公害无污染”等概念深入人心。
第三,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在宪法中列入了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条款,己形成了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组成的环境法规体系。我国先后签署了30多项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国际公约,在联合国《21世纪议程》制定不久,我国即以其为参考从国情出发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这些法律法规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
(二)制约因素
在看到我国目前的优势的同时,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在实现该目标过程中所存在的制约因素:第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我国通过大量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但国内企业创新能力没有能够同步提高,关键技术的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科技创新能力在主要国家中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第二,企业出口效益较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尚处于世界高新技术产业链的中低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自主品牌产品所占比重偏低。部分国内企业虽然开始出口自主品牌产品,但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附加值仍然偏低,出口效益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第三,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IT产品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偏高,对欧美主要国家的市场集中度接近70%,外资企业出口所占比重接近90%,国内各地区出口差距日益扩大。
三、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管理模式构建
(一)政府管理职能改革
政府管理职能改革必须符合世贸组织法律体系框架和管理体制的要求。政府管理职能,应是制定政策、制定发展战略、经济调节、组织协调、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职能。以经济调节为例,就是运用经济手段,通过价格、利率、汇率和税率等经济杠杆进行调节。在财税政策方面,坚持与完善财政资金支持制度和出口退税制度。在货币政策方面,建立与完善进出口信贷、融资担保、信用保险等金融支持体系,以及实施鼓励出口的产业政策,来调控进出口贸易的运行,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二)企业制度改革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深化企业改革,特别是深化国有外贸企业的改革,是搞活进出口的关键所在。企业制度改革的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体制要有灵活的机制,诸如自主经营权、改造发展权、留利权(包括分配使用、职工的工资和福利)、企业组织结构自决权等。二是企业在享有充分自主权的基础上,建立企业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的制度管理,包括岗位责任制度、财务分配制度、经营管理(含技术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等。
(三)中介组织功能的改革
组建行业协会,替代政府行使一部分管理职能,是国外普遍使用的有效管理办法。它既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又有利于实现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需要。改革的总取向:弱化行业协会与政府管理部门的关系,强化行业协会与本行业企业的经济利益关系,使行业协会真正成为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改革的框架思路为:首先,行业协会的组建和主要负责人的任免,不应由政府主管部门委派,而应由本行业民主协商选举产业。其次,行业协会的主要经费应由会员单位按其经营收入的一定比率交纳。最后,外贸进出口商会应当深化改革,逐步由依托外贸企业转变为依托工业企业的行业化改造,才能克服工贸分离的弊端,提高外贸管理的有效性和行业管理的自律性。
四、政策建议
(一)宏观层面
第一,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对外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是还算不上世界贸易强国,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尚有很大差距。当代国际贸易环境正在发生全方位的深刻变化。在国际经济环境方面出现了新的变化:知识经济的兴起,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突出,科技进步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当代国际贸易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国际贸易结构日趋高级化,国际贸易区域化,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两极化,国际贸易关系协调化,绿色贸易和网络贸易兴起,贸易的自由化与贸易保护主义并行发展等。这就决定中国必须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在更大范围内获取更多的国际资源、资本、市场和技术。
第二,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包括多方面内容:首先,在处理贸易发展与环境的协调问题上,除了在WTO框架内开展贸易协调和环境外交外,更为理智的选择是面对现实,努力提高中国环境管理水平,提升国家环保技术标准,从而成功突破这一绿色瓶颈制约,达到贸易和环保的双赢。其次,在出口贸易方面:转变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出口市场结构,妥善处理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关系;完善出口贸易促进体系,实施对外贸易的标准化战略;落实科技兴贸战略,提高出口商品国际竟争力。最后,在进口贸易方面,要重新认识进口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而言,进口的作用甚至比出口更重要,进口应该是发展中大国对外贸易的基本目的和出发点,而出口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就中国目前来看,同“以出养进“相比“,以进促出”可能是一条更好的外贸战略选择。此外,合理调整关税结构,优化进口商品结构,加强某些不可再生的资源性产品的进口。最后,保持国民经济相对稳定,鼓励企业投资,加快进口贸易体制改革步伐等。
第三,着眼于今后的国际国内贸易环境,中国必须选择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遵循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调整和改革贸易政策,化环境变迁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为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积极因素,推动中国对外贸易走上新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之路。要实现我国外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新的发展观,改变过去以追求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正确处理好规模与结构、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必须以动态比较优势为基础,以比较优势的转换为导向,更加注重进出口对社会发展的综合作用;必须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改善贸易条件,在技术和质量上应当逐步向世界一流水平看齐,不断提高我国外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