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经济类论文 > 国际贸易 > 正文阅读资讯:“营改增”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经营与控制策略

“营改增”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经营与控制策略

[作者:王聚星[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三、“营改增” 税制改革下外贸企业的控制策略
  (一)巧妙利用纳税人身份,选择性进行税务筹划
  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合理规划生产经营事务,可进一步减少税收负担。比如可利用纳税人身份选择进行税务筹划,纳税人身份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如果企业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则对应11%的税率,因而有:应纳税额=销售税额-进项税额=不含税销售额×11%-进项税额=含税销售额÷(1+11%)×11%-进项税额;如果企业选择成为小规模纳税人,则适用3%的征收率:应纳的税额=不含税销售额×3%=含税销售额÷(1+3%)×3%。采用扣除率平衡点测算法,即使两种应税公式的左边和两式右边分别相等,可得到进项的税额等于不含税销售额×8%=含税销售额×7%,即当物流运输部分销售额含税时,进项额的实际抵扣率小于8%,或不含税时7%,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较低,此时企业应在身份选择上倾向小规模纳税人。
  (二)做好会计核算转变与调整,切实减轻企业税负
  外贸企业需要做好会计模式的转变与调整。纳税人业务中含不同税率或应税服务的,应单独计算不同税率情况下的销售数额,为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减轻税收负担合理规划,充分研究国家政策,结合外贸企业自身客观情况,积极寻求有效的税收计划,切实增加企业竞争力。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高较高税率的运输业务,降低较低税率的物流辅助业务,在会计科目上合理、合法地把一部分运输业务转换为物流辅助业务,有效地提高公司的盈利状况。在"营改增”初期,由于业务流程的不熟悉产生一定的成本,企业不能在短时间内熟悉增值税的优惠条件,使得应抵扣的进项成本未能顺利抵扣。"营改增”后,一般纳税人的企业的应税金额是根据进项税额和销售额确定的,抵扣时需要用增值税的专用发票,进项税额抵扣时如果没有符合规定的凭证,就会多交税款增加了税负。在“营改增”进展的过程中,仍有大量地区、企业无法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抵扣,外贸企业在业务操作时,尽量选择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企业,尽可能享受到“营改增”的减税效应。同时,企业应加强相关培训,使财务人员精通最新政策和规定,提高会计核算能力与技巧,配备有效的发票机制。
  (三)转变经营模式,选择最优贸易方式
  外贸企业应扩大经营范围,转变经营模式,扩大销售渠道,在出口贸易上,可适当提高服务出口所占的比重,享受营改增带来的减税效应。国际市场不断变化,国内劳动力费用一直大幅度攀升,各项费用成本加大,人民币汇率不断波动,贬值与升值影响外贸企业利润,国内国际市场环境严峻。只开展对外贸易时,没有抵消的税款会导致成本的提升,企业的效益下降,同时也不利于应对国际贸易风险。外贸企业除了开拓国际市场外,还应关注国内市场,在境内取得可抵消税款的进项税额,例如产品服务报关费、境内物流运输费等。“营改增”过程中,各行业纳税的税率并不完全相同,各公司执行的税率也不一致,外贸企业应与上下游企业、物流企业等加强沟通,合理议价,争取最优惠价格,尽可能降低成本。外贸企业应根据实际经营状况及客观环境,选择最优贸易模式,比如能退海运费的交易尽可能以CIF条款价格出口,贸易时根据离岸时的价格进行,一定程度上能够抵扣部分由于增加税负给外贸企业带来的成本损失。
  (四)不断提高出口产品或服务附加值,加大外贸企业效益
  外贸企业应跟随国际市场主流,加大研发,大力创新,实行产品差异化策略,在品种、功能、型号、外观、服务内容上获得较高的附加值。对市场进行广泛调研,了解国际国内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升产品质量和知名度、改善市场营销策略、加强售后服务。根据国家最新外贸政策及时调整战略、改革产品服务模式,通过技术革新、服务创新、信息化管理等方式,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打造品牌,走产品创新之路、走品牌经营之路,不断开发新产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由初级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转变,创新服务模式、开发服务内容,提高单位出口产品服务的附加值,形成出口产品服务的竞争优势。同时,外贸企业也应充分了解税收政策,顺应改革潮流,化挑战为机遇,进一步推动行业升级,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和进步。
  (五)加快服务贸易产业升级,扩大服务进出口
  在营改增的利好环境下,外贸企业应抓住发展良机,大力推动创新、吸引投资、培养人才,促进产业升级,扩大服务进出口。外贸企业应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等传统服务项目基础上,加大营改增下税收优惠的新兴现代服务项目的发展力度,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打造国际品牌、提高服务产品知名度,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发展或引入市场潜力大的知识技术、服务模式、资深顾问等,同时,在进口服务时应注意营改增政策的变化以及国内相关法律的施行,优先进口营改增税收政策优惠大的服务,同时注意市场需求导向。外贸企业应加大高级创新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对营改增等相关政策熟悉的法律、财经、管理人员,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服务业的人才考核与激励机制,合理调整企业内部结构,与时俱进,改革企业内部已不适应当今国际贸易环境、税收等政策的服务业务、管理方式、生产流程、创新理念、监管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产品竞争力、企业品牌力,在全球化产业链和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加快产业升级,实现外贸企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艺明, 刘志红, 郑东. “营改增”的进出口效应分解:理论与实证研究[J]. 经济学家, 2016(2):84-96.
  [2]殷明, 叶永青. “营改增”试点中的服务贸易出口税收优惠政策探究[J]. 税务研究, 2013(1):64-65.
  [3] 吴成莲. “营改增”对现代物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云南财经大学, 2014.
  [4] 包必兴. 营改增对外贸出口企业出口退税影响与对策[J]. 时代金融, 2016(5).
  [5] 黄智文. 应税服务出口退免税管理问题的对策浅探[J]. 税务研究, 2013(1):84-88.
  [6] 徐田强. “营改增”企业应税服务出口的纳税筹划[J]. 财会月刊, 2015(6):83-85.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