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管理状况评价指标设计研究
一级指标的具体设立依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中的一级标题(包括财务管理体制、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转与结余管理、专用基金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成本费用管理、财务清算、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本课题研究中的一级指标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一级标题中的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专用基金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成本费用管理、财务分析8个项目完全保留;考虑到与预算管理的对应性,将“结转与结余管理”设定为“决算管理”;考虑到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和组织的实际情况,将“财务管理体制”设定为“财务管理制度与组织”;考虑到公办高校的实际情况以及清算管理的特殊性,故将“财务清算”项目舍去。因此,本课题初步得出的一级指标项目共有10个,包括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偿债和发展能力、决算管理、专用基金管理、财务管理制度与组织。一级指标的最终确定还结合了德尔菲法应用的结果,具体内容见表1。
(三)评价指标设计的内容
1.指标的设计内容
(1)指标选取的方法。主要包括德尔菲法、专家座谈会法、实证研究法。德尔菲法是采用背对背的通信方式征询专家小组成员的评价意见,经过若干轮征询,使专家小组的评价意见趋于集中,最后得出相应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专家座谈会法主要采用面对面的方式征询专家小组成员的意见,经过多次交流和讨论,最后得出能反映大家最终意见的评价指标。实证研究法是将评价指标运用到具体的高校当中,先行先试,根据运用的结果和反馈的情况进一步修正和完善评价指标。
(2)指标体系构成。根据高校财务管理状况评价指标建设的原则和依据,对指标进行比较和选择,从而构成高校财务管理状况评价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包括财务管理制度与组织、预算管理、决算管理、专用基金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偿债和发展能力10方面),二级指标(包括财务管理组织、财务管理制度、重大制度方面、财务监督、财务管理特色、预算编制与调整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预算执行情况、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决算报表质量、执行约束力、专用基金管理情况、专项资金管理情况、收入合法合规性、收入结构管理、国库集中收缴规范性、“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控制管理、支出合法合规性、支出结构管理、国库集中支付规范性、资产管理的合法合规性、对外投资管理、资产使用的效率性、负债分类管理、负债规范管理、费用按用途核算情况、成本核算细化情况、偿债能力管理、财务发展能力28个指标),以及三级指标(45个)。
(3)指标的测算。测算财务管理状况评价指标的基本思路是:首先,确定每个指标的权数;其次,给出每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再次,设计指标的计分方法,并计算出每个指标的分值;最后,按年度进行综合,得出一个总体结果。
(4)指标的解释。逐一对财务管理制度与组织、预算管理、决算管理、专用基金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偿债和发展能力10个方面的具体指标进行解释,包括具体指标的公式、内涵、评分标准、评分细则等。
(5)指标的结构化。需要对上述指标进一步归类整理,形成指标体系。
2.评价说明
评价标准是评价工作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评价对象优劣的具体参照物和对比尺度。定量评价标准由标准值和与之对应的标准系数组成。评价标准可分为优秀、良好、中等、较低和较差五个档次。得出总体的评价结果后要对其进行解释说明,使各高校在后期的财务管理过程中知晓其应改进的方向与目标。
三、高校财务管理状况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研究方法
(一)德尔菲法
在指标的选取和比重确定上,将德尔菲法应用于本研究。选取的专家既包括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上级财政管理部门的领导,也有高校财务管理专家学者,更多的是来自高校的校领导和财务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进行评价指标与权重值的设定时均按照标准的德尔菲法操作,通过若干次的专家问卷调研与讨论,确定出高校财务管理状况评价指标。然后进一步统计专家评分结果,得出相应的权重值,以保证评价体系的客观性与科学性。最终得到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了10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45个三级指标以及各自权重。运用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评价内容,对主观性指标进行了量化处理。
(二)专家座谈会法
本研究得到多次专家座谈会的决策意见支持,专家来源于教育部财务司经费监管中心、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教委及高校领导班子和财务部门。部分座谈会的核心内容如下:2014年10月30日和11月6日的两次专家座谈会,对重要指标、权重值、指标的应用性和操作性作了讨论;2015年3月召开了一次专家座谈会,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反复的修改与完善,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最后形成了现有的高校财务管理状况评价指标。
(三)实证研究法
该指标已经在上海市22所地方高校和8所部属高校试行,从试行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反映的情况来看,效果良好,具有进一步推广的可行性和实践性。
四、高校财务管理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
(一)高校财务管理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内容
经过德尔菲法、专家座谈会法和实证研究法的运用,以及对相关文献、法律制度的研究与分析,最后确定了10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45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具体内容见表2。
(二)评价结果的应用方案
根据上海市属高校财务管理状况评价工作的结果,应用方案如下:
1.评价结果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上面向高校财务信息使用者发布
高校财务管理状况评价结果最后统一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上面向高校财务信息使用者发布。高校财务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各市属高校。高校财务信息使用者可以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查询到其管理所需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对不同使用者赋予不同的查询权限,在做到有针对性的同时又保障相关财务信息的保密性。
2.采取警示、约谈与警告制度
对总分排名最后一档的高校予以警示,可告之这些高校的财务管理评价状况结果,警示高校加强对财务管理状况的各项管理工作。对一级指标评价以及三级指标(如对外投资收益率、预算执行率等重点关注指标)连续三次进入后三名的高校采取重点约谈与警告,约谈内容主要涉及如何加强高校的财务管理、如何进一步做好审计整改工作等,警告内容可涉及如下年度再次排名进入后三位则减少财政拨款等。
3.作为拨款考虑的因素之一,主要是专项或绩效类的拨款
将每年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状况评价的结果作为后期拨款考虑的因素之一,主要是将其与对高校的各种专项或绩效类拨款情况相挂钩,以激发高校后期强化对财务管理状况的重视与管理工作,提高高校经费的使用效率。
五、结语
高校财务管理状况评价是对高校整体财务管理工作的一次系统性评价,高校财务管理状况需要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结果。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三法两制度”等,采取德尔菲法、专家座谈会法和实证研究法设计出高校财务管理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用方案。根据高校财务管理状况评价的试行反馈,其效果良好,具有进一步推广的可行性和实践性。
【参考文献】
[1] 宋慧晶,王同孝,孟凡斌,等.高校财务风险评价与预警[J].财务与金融,2014(1):42-46,50.
[2] 李梦苏,贺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3(6):108-111.
[3] 张静.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企业研究,2014(6):77-78.
[4] 黄臻,易罗婕.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公平性与教育整体效率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21-25.
[5] 胡学忠.高校财务管理具体环境的特点及应对策略[J].江苏高教,2011(6):53-55.
[6] 张文耀.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16-118.
[7] 郑军.基于KPI-AHP模型的高校财务安全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12(11):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