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储备粮直属库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4 全面预算考核评价机制缺失
由于财务人员长期受核算型财务观念的影响,加之随着实行托市收购统贷统还管理、贸易经营量增加和承担的政策性业务任务加重,各直属企业很容易忽视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后期管理,对预算指标执行的监控、考核、反馈和分析工作,存在研究问题不深、分析原因不透、投入精力不多等弊端,甚至有卸包袱、推责任思想,后期管理不想深管、不愿细管,出现预算偏差等情况就片面强调客观因素,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成了编制预算工作,缺乏全面性。很多直属企业缺乏有效的分析考核方法,考核结果与部门和员工的绩效考核挂钩不紧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2 完善中央储备粮直属库全面预算管理运行的对策
总的来说,中央储备粮直属库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预算执行存在问题;二是预算管理体系存在问题。究其原因,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因素在于直属库对推行预算管理的理念认识不到位;客观因素在于预算管理职能设置不全、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定预算指标的流程与方法等。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资源整合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将预算作为一种管理意识,内置于企业所有行为和活动之中,确保管理无漏洞,实现管理的终极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储备粮直属库全面预算管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2.1 健全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
预算管理机构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集合体,也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主体,是负责整个企业预算编制、审定、监督、控制和业绩考核的机构。各直属库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工作小组、预算编制机构、预算监控机构、预算考评机构。直属库预算管理委员会在库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是直属库预算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应由各事业部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构成;预算工作小组是库预算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直属库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机构。为便于协调以及获取预算编制所需数据,预算工作小组应设在财会科,由财会科科长具体负责预算管理的日常工作;直属库全面预算编制与执行机构应由直属库各职能科室构成。直属库各事业部及各职能部门为预算编制与执行的责任主体,负责编制本部门的预算,如经营轮换部负责直属库购销以及轮换盈亏预算的编制与执行,仓储加工部负责储粮费用及加工利润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其他事业部负责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与执行等;为保证预算执行的严肃性,直属库预算管理委员会和直属库预算工作小组应是实施全面预算监控职能和全面预算管理考评的机构,其监控和考评的对象是各预算执行单位全面预算的执行情况,负责对预算单位的全面预算执行绩效进行考核、分析。
2.2 优化预算编制技术
预算编制是细化目标、落实责任及资源合理配置的过程。直属库应选择能全面衡量经营业绩并符合战略要求的预算指标,并根据行业特点选择预算编制的起点,确定预算管理的重点,明确预算编制的流程和程序,制定预算编制的日程,建立科学的预算目标确定方法和体系,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为此,直属库应按事业部的管理模式,细化分解分公司下达的年度工作目标,分部门编制预算,责任落实到人头,并对预算指标实行分类管理。对于上管指标,由库统一控制,如固定资产折旧、工资总额、工资附加费、劳动保险、教育培训费、管理人员差旅费等。对于下管指标,应落实到部门、人头,如运杂费、水电费、包装费、保管费等部门可控的费用指标。对于刚性指标,即政策性指标,必须确保完成,如利润指标、工资额控制指标、安全指标等。而对于弹性指标,在编制过程中可根据经营情况和工作量的变化适当调整,如消耗费用、经营人员的差旅费等指标。在指标的分解和落实的程序方面,库年度预算指标,应按由上而下的顺序逐级分解落实,程序为直属库年度预算→模拟事业部预算→职能部门预算→班组级及关键岗位预算;而指标执行保障措施则应自下而上逐级实施,程序为:班组及岗位责任和标准→部门工作制度→模拟事业部责任状→库考核评价。
2.3 强化预算执行和控制力度
预算编制后,直属库应采取以下措施,强化预算后续执行控制。(1)实行例会制。为了保证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定期召开预算工作例会,对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产生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2)实行日清日结工作法。当日工作当日完成,当日发生的费用当日结清。业务部门每日反馈工作进度、费用情况,改变以往月末一次性汇总上报事后算账的习惯做法,当天发生的费用当天审核登记汇总。理顺业务程序,简化核算环节,利用库内局域网,及时将数据资料传输到财务、统计、劳动工资等考核控制职能部门,便于快捷核算,有效地控制费用支出。例如:仓储科用搬运工人装卸车或储备粮出入库,当天完成工作后,应当及时出据劳动用工核算单,并交到仓储科核算员处,由核算员输录信息,及时反映搬运费用情况。如果夜晚装卸车,应于次日上午及时将劳动用工核算单交到仓储科核算员处,以保证业务处理的及时性和可靠性。(3)反馈控制。反馈控制是对同一目标进行二次控制的一种方法。各责任部门每个月在费用支出前,都要在预算的范围内对月份支出的费用上报详细的计划,经预算工作小组讨论研究批准后,才可以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财会科严格按支出计划进行费用支出控制。通过使用前的审批,使用后的核对,达到反馈控制的目的。反馈控制是一种高效的事前和事后相结合的控制方法,通过规范的事前审批和事后审核,严格控制支出。(4)指标修正。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影响,使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产生差异。为了提高预算的操作性,需要定期对预算指标进行调整和修正。在不影响库下达的各项刚性考核指标的前提下,由于客观条件变化,对部门预算执行产生影响时,经预算工作小组审议批准,责任中心可以对可控的指标进行项目间的调整。在不影响分公司下达的各项刚性考核指标的前提下,由于客观条件变化,对预算执行产生影响时,经库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部门之间的预算指标方可进行调整和修订。(5)检查分析。检查分析是预算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由预算执行部门和预算工作小组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发现预算与实际情况产生差异,分析原因,调整预算目标与实际执行的偏差,从而提高预算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达到加强预算管理的目的。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