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经济类论文 > 经济论文 > 正文阅读资讯:基于VAR模型的影子银行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基于VAR模型的影子银行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作者:王家华 王瑞[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五)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用于描述一个内生变量对由误差项所带来的冲击的反应,关键步骤为对误差项施加一个标准差的冲击,来观测此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值与未来值的影响程度。由上文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只需分析lnGDP、M1对影子银行规模的冲击效应,以及lnSB对失业率U的冲击效应。
  1. 国内生产总值(GDP)、M1对影子银行规模的冲击效应分析。为进一步分析国内生产总值和货币供应量对影子银行规模的影响,本文对lnGDP、M1分别施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可得到影子银行对于lnGDP和M1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即图1和图2。
  从图1中可以看出,给lnGDP一个正向冲击,影子银行体系规模在经过第1期微降后,第2期开始上升并且于第3期达到峰值,随后影子银行的规模增长率开始下降,并且于第6期增速降为负值。这表明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对资金产生大量需求,从而促进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张,而众多的中小企业依然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所以广大的资金需求者将向影子银行寻求资金支持,这就使得影子银行的规模短期内增速较快。而在后期,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国家的货币政策将会比较宽松,这将导致更多的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部门。同时国民经济的好转将使中小企业的盈利增加,现金流也较为充足。这些都将导致影子银行规模减少。
       图2中,给予M1一个正向冲击,影子银行规模增长率在第1期会有小幅下降,在第2期则迅速上升,直至第3期达到最高点。随后则逐渐下降,并于第8期下降为负数。究其原因,主要是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实体经济得到的资金支持会相应增多,从而会使影子银行的规模出现小幅下调情况。货币供应量的继续增加,将会为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提供更多的货币基础,从而影子银行的规模会持续增加。但是,从长期来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影子银行的规模下降,货币供应量增加中小企业将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2. 影子银行规模对失业率(U)和货币供应量(M1)的冲击效应分析。从图3中可以看出,给予影子银行规模一个正向冲击,失业率会迅速下降,并于第2期下降到最低点,随后开始逐渐升高,并于第5期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逐渐下降,并最终于第10期下降为0。这说明随着影子银行规模的逐渐增大,许多中小企业便可以从影子银行那里得到较为充足的资金,有利于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从而可以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但是从长期来看,当影子银行规模逐渐增长时,影子银行自身存在的固有风险便会逐渐显现。银行放贷的对象主要是一些大型国企,一些国企将从银行获得的低息贷款以高利贷的形式转手给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因而某些国企会将大量精力和资金放在民间借贷上,放松了对实体产业经营的重视程度。这将导致产业空心化,不利于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失业率的上升。另外,影子银行的借贷利率通常较高,这将加重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使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一旦企业经营不善,公司将面临破产倒闭的危险。2011年浙江温州、台州、宁波等地出现很多中小企业主“跑路”事件便是鲜明的案例,这都将导致失业率的上升。从图4中可以看出,如果给影子银行规模一个正向冲击,货币供应量会先下降,并于第2期下降到最低点,随后开始提高并于第3期开始大于0,直到第9期才小于0。这说明影子银行规模对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具有滞后效应,并且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在较长时间内增加。而这无疑将对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产生影响。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基于1981—2014年的年度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影子银行信贷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货币供应量(M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失业率(U)的相互关系,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 国内生产总值和货币供应量是引起影子银行规模变动的原因,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及失业率则不是引起影子银行规模变动的原因。国内生产总值和货币供应量对影子银行规模影响的趋势大体上是一致的,即随着国内生产总值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影子银行的规模都是在前几期呈增长态势,而在后期则呈下降趋势。当经济形势变好时,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企业的融资需求增大,很多原来不具备银行授信资质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影子银行获得资金。同样,当货币供应量增大时,影子银行也将获得更多的资金。这些都将导致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大。
  2. 影子银行规模是引起失业率和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原因,但不是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的原因。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阻碍作用。一方面,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大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促进国内生产总值和扩大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张也有可能会拖垮中国经济的增长。首先,影子银行中很大一部分资金流向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政府用这部分资金进行基础建设,这将造成大量的重复投资和盲目投资,投资回报率下降,产能过剩。其次,国有企业可以从商业银行获得大量的低息贷款,然后再将这些钱以较高的利率贷放给急需用钱的中小企业,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3. 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张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从而对央行实施的货币政策产生影响。我们可以发现,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会扩大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抑制紧缩货币政策的效果。当经济处于过度繁荣时期,央行为了防止经济过热,会采取诸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来紧缩经济,但是由于影子银行会扩大货币供应量,所以会使央行的政策大打折扣。相反,当经济比较萧条时,央行会采取扩张性政策,影子银行的出现则会扩大货币供应量,从而有利于央行政策的提前实现。
  (二)政策建议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我们将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
  1. 金融监管部门应营造一种健康、可持续的金融生态,并且对影子银行实行分类监管政策。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将使商业银行降低监管套利动机,也可以减轻中小企业巨大的融资压力。监管部门要实时监管影子银行的借贷利率,防止出现超高的影子银行利率,以免资金流出实体经济导致经济下滑。由于影子银行的不同业务对中国宏观经济的作用和影响不同,故应实施分类监管政策。对于类银行影子银行业务,由于其会降低货币政策效果,并且对银行风险产生直接影响,故应将其纳入到银行信贷体系管理之中。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影子银行业务,由于其会引发金融风险传染,故应将其纳入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之中。对于处于监管之外的影子银行业务,则需要严加监管。
  2. 我国应该构建影子银行官方数据库,对影子银行风险进行全面实时监控。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以及其他相关金融监管部门要联手制定中国影子银行的官方定义,并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分类,构建中国影子银行规模的标准且权威的统计方法,并定期进行统计公布。这既便于相关学者能够得到可靠的数据并依次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和成果,又便于相关机构进行风险管理。中央及地方的金融监管部门可以成立影子银行风险监测调查组,对本辖区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风险超过某一阈值,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3. 对影子银行风险导向政府审计风险模型进行重构,加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审计。现代审计风险模型是:“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包括报表层次以及认定层次)×检查风险”,根据政府审计关注的重点以及影子银行业务通常反映在商业银行财务报表之外的特征,重构国家审计风险模型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包括经营层次、认定层次以及舞弊层次)×检查风险”,强化政府审计功能。在重大错报风险的揭示上,加强考察由影子银行业务经营与管理所引发的各类风险及其传染性,防范舞弊风险以及检查风险。特别是,商业银行的信托业务、代理业务、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业务等影子银行业务在发生的时候,只在表外记录其交易的内容,同时交易时实际已经形成的风险一般不被重视,也不容易被识别,所以其风险性很大。因此,应加强检查商业银行有关交易记录、会计记录,核查交易是否真实、完整地被记录在表外会计账户中去,凡是引起资产负债变化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都应在表外科目中反映。同时,重点关注影子银行业务过程的利益输送、金融舞弊发生的可能。
    参考文献:
  [1]FENG L ,WANG D.Shadow banking exposure less than feared and more than priced[R].Tokyo: Nomura Securities,2011:15-20.
  [2]樊晓静,龙建成,张雄.影子银行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88-95.
  [3]王晓枫,申妍.影子银行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了吗?[J].财经问题研究,2014(4):49-55.
  [4]陈剑,张晓龙.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2000-2011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2(8):66-72.
  [5]索畅,彭海霞,王元珊.我国影子银行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及实证检验[J].金融经济,2014(9):129-131.
  [6]李建伟,李树生.影子银行、利率市场化与实体经济景气程度——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3):56-62.
  [7]沈悦,谢坤锋.影子银行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增长[J].金融论坛,2013(3):9-14.
  [8]许常付,王传东.我国影子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5(3):72-77.
  [9]唐红娟.影子银行体系:功能、脆弱性与监管改革[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10]杨旭.中国“影子银行”的产生发展和影响[J].金融市场,2012(1):67-70.
  [11]李建军.中国未观测信贷规模的变化:1978-2008年[J].金融研究,2010(4):40-49.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