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转型期火力发电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实践
论文摘要:当今,火力发电企业的发展到了必须转变发展方式的阶段,总量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人力资源状况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文章对火力发电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剖析,论述了转型期火力发电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及实践经验。
论文关键词:火力发电企业;人力资源;围墙文化;人才流动机制
电力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命脉。火力发电企业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74.60%,无疑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力军。2008年,由于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全国火力发电行业陷入了全面亏损。2009年全球性经济危机和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使火力发电企业面临电力需求增速趋缓、资金矛盾凸现、煤炭持续涨价、电价调整不到位等重重压力。2010年“上大压小”,关停小火电机组1000万kW,加快核电发展等举措全面实施。为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火力发电企业面临着资源缺乏、效益下滑、环境压力增加等越来越多的困难,火力发电企业的发展进入了必须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
面对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火力发电企业开始思考与调整企业未来的发展思路,提出了改革创新、发展实业、加大技改投入、实施脱硝工程等措施。这些举措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火力发电企业应将战略眼光放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才的培养上。
一、转型期火力发电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
火力发电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拥有了一支稳定的人力资源队伍,干部员工素质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结构逐步优化。随着火力发电事业的发展,人才供需矛盾仍然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1.火力发电企业人力资源总量性过剩
小型火力发电企业自动化程度低、定员数量偏大,国家的“上大压小”政策使火力发电企业人力资源总量过剩。这些人员中,生产一线掌握一般技术的普通员工较多,能够解决复杂技术难题的高层次人才偏少,所掌握的技术在社会上不通用,离开火力发电企业难以生存。此外,火力发电企业担负着社会责任及社会稳定的需要,又不能把富余人员推向社会,只能内部消化。
2.火力发电企业人力资源结构性短缺
火力发电企业的高层次人力资源基本集中在生产领域工程系列,成长速度慢,年龄偏大,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企业发展所需的市场营销、资本运作等专业人力资源较为匮乏。懂核电、风电、脱硝技术等新领域技术的人力资源更为稀少。人才成为企业最为“捉襟见肘”的资源,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短缺与企业发展不相适应。
二、制约火力发电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因素
火力发电企业总量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人力资源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火力发电企业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制约。
1.“围墙文化”阻碍了人力资源开发
电力行业的垄断性产生了电力企业特有的“围墙文化”。在“围墙文化”氛围的熏陶下,电力企业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电力员工不知不觉中产生了较强的优越感和对企业的高度依赖性。在火力发电企业中,专业分工界限明显,生产与管理分离,管理岗位常常作为领导们的照顾对象、关系人员安置的岗位。国家淘汰落后机组而分流下来的员工,也因体制原因和企业社会责任都能得到妥善安置,即使企业的负担加重了,员工仍然不需承担下岗的压力。“围墙文化”使员工缺乏竞争环境的锤炼,阻碍了人力资源开发的进程。
2.人力资源开发缺乏长期规划
火力发电企业的相对较高的收入和福利待遇,使企业的人员队伍高度稳定。一家甚至几代人都是发电企业员工的现象较为普遍。一般岗位由于技术性不强,员工在岗位上干一、两年就能学会专业技能,上岗后凭经验操作就能完成工作。企业倡导的爱岗敬业精神、螺丝钉精神使大多数员工几十年如一日,从事单一的检修或运行工作。员工发展空间有限,职业发展缺乏动力。一旦有提升的机会,往往论资排辈。因而,大多数发电企业认为没有制订人力资源长期规划的必要。近年来,有的发电企业接受了现代管理理念,设立了人力资源部,制订了人力资源规划,但大多数是短期的规划,没有长期的人才规划,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3.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完善
目前,绩效考评是火力发电企业较流行的一项管理举措,对于员工转变观念、提高技术技能和工作积极性等具有推动作用。华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成功实践,已证明了该举措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作用。但是,火力电力企业具有工作差别大、岗位可比性差、非常规性任务多、政治氛围较浓、工作成绩难以量化等特点,实施绩效考评困难重重,存在着考评指标简单粗放、考评方法主观性强、考评主体民主不科学等较普遍的情况。大多数火力发电企业决定了企业的薪酬体系按人数控制总额,分配政策受上级主管部门的限制,企业没有充分的自主权。因而,企业的薪酬政策难以向优秀人才倾斜,作出较多贡献的人才只能得到一点象征性的奖赏,难于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多年来,人才的评价机制遵循高学历、厚资历的标准,使火力发电企业始终没有形成适合各种人才成长的评价机制。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完善,成为许多企业运作与发展的瓶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