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的金融因素分析及趋势展望
(一)金融因素的宏观表现
回顾金本位时代,货币的新增发行与黄金的产出有着紧密的联系,全社会财富的流动是缓慢的。而财富的拥有者总希望捍卫自己的财富地位,此时财富会不断地固化而减慢再次创造的速度。这一现象就会导致社会总财富的增长水平停滞不前。如何才能将财富积极配置到更有创造力的年轻创业者那里,让社会总财富以更高的速度增长呢?
金融市场是推动经济周期的重要因素(周炎等,2012)。当前全球经济背景下,庞大的贸易流以经济增长的两倍速度放大,而更庞大的资金流支撑着贸易流不断上扬。在实体经济扩张的过程中,这股资金流来自于信用货币的超发。以世界前三大经济体中美日为例,近五年的年均广义货币复合增速分别是18.4%、5.8%、3.1%;而近五年的GDP年均复合增长率仅分别为10.9%、1.1%、0.2%,货币供应相对于经济增长是过剩的。实体经济无法消耗的货币会不断地流入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大规模设计金融产品和衍生产品,来消灭过剩的货币。以我国为例,企业的境外直接融资与银行的表外业务兴起,都是对这一变化的最好诠释。随着债务工具、产权投资和风险投资的全部证券化,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从银行手中直接交到了金融市场参与者的手中,金融市场参与人成为掌握企业兴衰的主角。
这一现象解释了克服财富固化难题的办法,就是通过信用货币体系和丰富的金融产品,将既得财富者固化的财富配置到年轻创业者处,用创新的思想鼓励创造,最终推动社会劳动生产力的革新。因此金融因素的不断深化是推动社会总财富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金融因素的微观表现
在全球范围内,金融市场参与人是市场价格的重要影响者,为了保护自己的财富不被信用货币超发所稀释,会不断地寻觅宏观政策的套利机会,并以市场行为消灭套利空间。市场参与人消灭套利空间的过程,促使金融市场更加繁荣,也积累大量的失衡风险。当市场信心滑落谷底,金融加速器不断放大坏消息,最终以去杠杆化的方式刺破金融泡沫。这一现象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越发频繁的金融危机。尽管金融危机一直以来被人们所诟病,但从整个过程看,金融失衡还是推动了全球产业的升级与潜在创造力的释放。
随着金融市场失衡的出现,过热的经济增长态势也会带来剧烈的下行调整。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整个过程中,美国的核心通货膨胀率(核心CPI)一直维持在稳定的较低水平,然而金融市场的崩溃也带来了产出水平的大幅下滑(见图3)。因此除去通胀水平的变动以外,金融市场的周期性行为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剧烈的冲击。金融危机使得过剩的产能强制出清,压低了产出缺口,引领实际产出进入稳定的可持续增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