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银行业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加快,国内金融体制不断完善,金融改革不断深化,中国银行业变化巨大,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环境下,继续保持了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之下,银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多重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金融改革解决好这些矛盾问题,才能使中国银行业更加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中间业务;金融机构布局;政策监管
一、银行盈利的主要途径对信贷依存度过高而对非信贷依存度相对不足
(一)银行收入结构不合理,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过低
近年来,虽然中国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使中间业务的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但由于银行业盈利对信贷依存度过高,贷款利息收入占总收入偏高而中间收入占比相对偏低,短期内利息收入为银行总收入主要来源的局面难以改变。境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在2006—2008年期间实现近55.2%的年均增长,但2008年底中间业务收入只占总收入10.01%的比重。在2009年上半年中间业务实现大幅提高,但仍只占总收入的16.33%,而贷款利息收入占到73.6%,虽然中间业务收入在2009年下半年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幅,但银行收入结构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合理改善。
(二)银行盈利模式比较单一,综合调控利润能力不足
国有商业银行具有过高的信贷依存度,若遇到存贷利差下降和对贷款客户议价能力减小等不利的情况出现,将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2008年间,央行存贷款基准利率连续五次下调,存贷款利差缩小。例如一年期贷款利率累计下调2.16个百分点,存款利率累计下降1.89个百分点,低于同期贷款利率下调幅度0.27个百分点。据相关机构测算,2006—2009年,中国银行业净息差分别为2.5、2.9、3,2.34个百分点。同时,随着银行对大客户、大项目竞争激烈,贷款集中流向大客户、大项目,银行贷款议价能力降低,使利息差进一步下降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窄,给银行来巨大的经营压力。2009年,贷款增量并没有带来利润的增加,全国银行业新增贷款9.5亿元,但利息收入却同比下滑3.37%。
因此,只有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推进中国银行业实现两个转变,才能提升中国银行业的综合盈利能力。一是要使银行逐步减少对大客户、大项目的过度依赖,加大对三农和中小型企业的支持力度,使信贷载体不断拓宽,实现大型客户和中小型客户协同发展。二是要实现传统信贷业务与中间业务统筹发展,促进中间业务大力发展,使银行收入结构得到优化,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所占比重。
二、城市与农村金融发展布局不合理
(一)城市与农村金融机构分布不均衡
城市金融机构数量众多,而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不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速度缓慢。据相关统计数据,银行营业网点全国平均万人占有量为1.34个,而农村银行营业网点平均万人占有量只有0.36个。截至2009年末,全国分布在27个省(市)的2 792个乡镇没有设立银行营业网点,而其中云贵川三个省约占45%。而分布在20个省(市)中的708个乡镇更是没有任何金融服务。
(二)城市与农村信贷资金流向不均衡
城市信贷资金供给过剩,农村信贷资金供给相对不足。农村资金外流情况严重,信贷资金集中流向大中型城市,导致城市信贷资源相对过剩,农村信贷投放量严重不足。据人行相关测算表明,2007年全国县域信净流出贷资金高达1.2万亿元,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银行业县域机构存贷比率为53.6%,而城市地区这一比率为65.2%,县域比率远低于城市地区。
(三)大型基础设施贷款投放量过剩,对涉农领域贷款投放不足
近年来,银行业信贷资金主要流向大中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而对县域中小企业信贷支持不足。信贷资金的这种投向倾向,会影响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民消费信贷需求,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造成信贷资金投向失衡。因此只有加大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改革力度,实现在资金投放领域的三个转变,才能使城乡金融资源均衡发展。一是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促使银行业信贷资金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大力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农村新型银行机构。二是要通过惩罚性的税收政策限制银行业贷款资金流向。通过对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定硬性的规定,从贷款制度上限制县域资金的流向,改善农村地区资金外流的局面。三是要通过财政政策,引导银行业贷款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财政应加大对农村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鼓励向三农领域投放信贷资金。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相应的发展战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和新型农村的建设。
三、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存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