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经济类论文 > 证券金融 > 正文阅读资讯:中国银行业的“黄金十年”:争论、冲击与反思

中国银行业的“黄金十年”:争论、冲击与反思

[作者:胡志九 赵微微[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内容摘要】银行业高额利润曾饱受争论,分歧焦点在于没有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根据2004-2015年银行业利润运行轨迹进行多维比较,发现2004-2013年10年中银行利润增速遭受外部冲击且表现出明显的两阶段特征,“黄金十年”与“高额利润”并存。经济增速向下换档、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金融脱媒惯性上升及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等,对银行业经营构成全方位的冲击。部分冲击虽不利于银行业业绩提升,却有利于整个经济社会福利的改善。展望未来,银行业需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变革创新,以防止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关键词】银行业;黄金十年;高额利润;互联网金融 
  一、引言 
  银行业作为金融业中权重最大的金融子行业,其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平稳运行。从银行业的历史运行轨迹中总结发展规律,将有利于加强银行业风险管理,降低不良贷款率,提高资产收益率。自1983年国务院要求商业银行从原中国人民银行系统中分离出来后,中国银行体系的商业化道路至今已达30多年,银行业从一度濒临破产的企业变为现如今上市公司中盈利最多的股份有限公司,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以市值规模最大的工商银行为例,其2012-2014年3年分别获得3616.12、3385.37、3086.87亿元的税前利润,分别实现日赚9.90、9.27、8.45亿元。某银行高管在“2011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中曾表示银行业利润高的不好意思公布;而另一位银行高管2014年在“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中却公开指出银行业利润过多将损害实体经济之发展,银行业不应该有过高的利润。与此鲜明对比的是,赵洋认为将2008-2011年银行高盈利增长定义为“暴利”属于误读,银行业的人均高利润不具有行业可比性;王胜同样认为银行业赚取暴利的观点值得商榷,银行业绝非存在“榨取实体经济利益”;原农业银行某高管则表示银行高利润来源于信贷规模扩大和成本节约效益提高,银行业不是暴利行业。显然,同一问题呈现出截然相反的观点而无法形成共识,造成分歧的关键在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参照物,陷入以事论事的局部分析中。为此,下文将立足于银行业自身的纵向发展规律,同时将银行业同其他行业进行横向跟踪比较,全面揭示银行业的利润水平格局,以期得到更为客观公正的结论。 
  二、中国银行业高额利润的争论 
  (一)2004-2015年银行业净利润的周期性分析 
  选取市值规模排名靠前的八大银行来反映银行业的整体运行趋势,对比银行业内部个体间的利润走势图,可以发现以下规律:从整体上看,中国银行业2004-2015年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阶段特征,2004-2013年10年大部分银行连续多年实现净利润同比超过15%以上的增长,用黄金十年来形容银行业的发展的确有理有据。黄金十年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区间为2003年后至2009年。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银行业内部个体间存在明显差异,银行业绩增长弹性大、波动幅度宽幅震荡,银行业内部个体间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点。异质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国有银行资产重组、上市过程中的改革使报告期的利润较基期数据变化大,形成同比增速变化不平稳。从表1中可以看出,国有股份制银行中的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同比增速巨烈震荡,在此期间银行业内部个体效应凸显。后阶段区间为2009-2013年。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银行业内部各机构利润增速同步趋势明显,个体间分散程度明显缩小。形成一致趋势背后的原因在于银行业经过内外部的一系列改革,其发展得以规范化、专业化、同质化。通过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引进战略投资者和上市等改革,银行业逐渐得以商业化;逐步建立银行内部业务管理、风险控制、产品定价机制等,银行业务逐渐专业化;银监会加强资本监管、流动性监管及审慎机构性监管使上述机制得以强化,银行业业务逐步正规、行业更加成熟,银行业的行业属性逐渐显现,银行业间的共性因素在此阶段大于个体的特殊因素。中国银行业在2004-2013年10年黄金期发展过程中并非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中国银行2004年出现同比-27.08%的增长,建设银行在其上市之前的2005年、2006年连续出现净利润负增长。2008年金融危机后招商银行立即出现负增长,但2009年大部分银行业绩仍然维持正增长态势,这与中国银行业金融衍生产品开发程度轻、资产证券化规模小以及资本项目严格进出管制息息相关,使得银行业能够免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影响。 
  自2013年以后银行业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大多低于两位数,银行业的增速明显回落,银行业良好发展势头已有退去迹象。可以发现,即使在利润增速放缓的近几年中,横向比较中股份制银行净利润增速较五大国有银行高,暗示国有企业的竞争效率低于股份制银行,改革后的国有银行仍然与完全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存在不少距离。在银行组织管理建设上,国有银行规模庞大、层级关系明显,论资排辈现象严重,或多或少存在着官僚作风,组织管理的落后阻碍创新发展;在主营业务拓展中,国有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在其履职期间畏惧创新发展所带来的风险,降低在其任职时期内犯错误概率是高级管理人员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的最优策略选择,拓展业务缺乏足够动力;在业务创新发展中,国有银行习惯于在原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综合管理办法等条条框框里经营,相对忽视“创新发展”的重要性,保守经营牺牲效率造成低速发展。上述金融生态环境导致国有银行进取动力不足,必然使其业务增长的灵活性较股份制银行弱。股份制银行则不然,其更加多样化的股权结构、更加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能够有力推动其经营机制更加市场化,强烈的创新动力使其有胆识开拓各具特色的经营业务,如兴业银行的同业业务、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民生银行的中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均已成为其特色业务,在业内得到普遍认可。 
  (二)2004-2014年银行业与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的周期性分析 
  将银行业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各行业的利润进行动态比较,为度量银行业利润增长是否存在“暴利”提供参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行业门类数量多且部分行业在个别年度改变统计口径及行业拆分,导致按行业分类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数据为非平衡面板数据。通过查找中国统计年鉴工业数据,删除没有连续追踪的行业板块,得到有持续跟踪的行业类别为36个,进而测算得出银行业与调整后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及工业子行业的动态同比增速,结果见表2。测算结果显示银行业增速在2011-2013年3年中较工业企业增速高,分别高出12个、16个、10个百分点,在2004-2006年3年中则恰好相反,银行业较工业企业增速分别低出1个、4个、10个百分点。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业内部增速会受异常值的干扰,异常值的出现会降低测算结果的稳健性,故选取规模以上工业各行业增速的中位数与银行业增速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的是类似于前面的结论。初步分析可知,银行业的利润增速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各行业间表现出时高时低的特征,暂时不能得出银行业存在暴利的结论,甚至在刚开始的2004-2006年3年中银行业相较于整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逊色。但分析不能仅仅局限于相对增速,银行业盈利的绝对数额十分关键。
     从银行业与工业各子行业利润的比较中可以看出,2004-2013年10年内,扣除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外,银行业利润超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各子行业所得利润。2006年以后银行业利润每年均超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各个子行业对应所实现的利润,充分说明银行业的盈利水平已远远超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各个子行业,成为最赚钱的行业。从整体上看,银行业利润与工业企业利润比值由2004年的0.15上升到2014年0.21,说明在增长的利益分配中银行业瓜分利润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更多,较实体工业企业的利润获取能力而言银行业更胜一筹,银行业存在挤占实体经济利润的事实。结合银行业利润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比值走势、GDP增速轨迹发现,在经济增速下行时,银行业利润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比值倾向于上升;在经济增速上行时,银行业利润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比值则基本维持不变,GDP增速与银行业利润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比值的相关系数为-0.7,且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水平,表明在经济下行过程中银行业的盈利性强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三、银行业黄金十年的成因与危害 
  (一)银行业黄金十年背后的成因 
  回顾中国银行业的历史发展轨迹,其高额利润的背后其实并没有那么光鲜,没有国家注资及剥离其不良资产,银行业早已濒临技术性破产。若将银行业20世纪90年代的历史不良贷款进行累加,则银行业的利润其实并没有那么高。不过,银行业现有高利润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合理的经济社会改革因素,也离不开特定金融发展阶段的金融抑制因素。 
  1.银行业良好业绩的根本原因是受益于中国经济体制深层次的改革成果。改革既来源于银行业自身积极变革努力理顺银企关系、加快组织管理建设向现代商业银行企业制度转变,也离不开整个社会各经济成分良性发展的大力支持。在银行自身建设上,以商业化为最终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是保证银行自主经营的必要条件,先后经历股份制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和职业经理人、重组上市形成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公司治理机制建设。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激励约束机制促使银行业实现利润最大化,回报股东及广大中小投资者。先后实施巴塞尔协议加强资本监管建设力度,有效应对流动性风险,优化银行经营体系建设。改革释放的巨大红利使银行起死回生,展现优异业绩。从资金需求方来看,对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组,强化国有资本的激励约束机制,减少传统国有企业机构臃肿、人员庞大、吃大锅饭、经营不善等不良现象,理顺银行与国有企业间的关系,使得银行不再是国有企业的提款机,企业必须要按照现代财务制度进行融资安排且自负盈亏。回想过去,国有企业与银行两头均没有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国有企业政企不分及银企不分等扭曲制度导致企业信用缺失、银行资产质量堪忧,大量呆坏账的产生造成银行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改革红利减少了商业银行产生呆账、坏账、三角债的可能性。中国银监会的统计年报数据显示,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货款率已经由2003年的17.9%、2004年的13.2%下降到2013年的1%、2014年的1.2%。银行不良贷款率的降低,从成本角度为银行利润高增长排除了隐患。 
  2.银行业良好业绩的直接原因是中国经济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增长,银行业分享国民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福利。通过分析银行业的发展轨迹可以找出一个共同的规律,银行业走的是一条顺周期扩张之路。经济增长带动信贷需求扩大,银行资产规模扩大使利润增加,赚取的利润在扣除分红外,剩下部分用于补充资本,积极通过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以达到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达到银行资本监督管理要求后又进一步扩大规模,如此循环进行。这种发展模式有一个前提是,经济增长必须维持在一个顺周期的增长过程中,只要实现规模扩张就能赚取更多利润,中国自1997年走出亚洲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高位运行,走出了一条健康稳健的持续发展轨迹,国有企业“放权让利”“股改上市”“国资改革”等系列举措激活企业活力,优化存量国有资产,使国有企业经营业绩逐渐改善;积极做大经济成分中的增量,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补充,出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三十六条等系列文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释放民间资本巨大的活力。企业作为银行最重要的客户,其经营业绩和资产质量的提高是银行保证良好持续经营业绩的基础,实体经济的良好运行是保证银行业资产质量经得起检验的前提,企业在存量与增量两条轨迹上的良好发展活力带动银行业绩高增长。 
  3.转轨经济体制背景下的金融抑制则是银行业利润高增长的制度保障。资本市场不发达而依赖于传统信贷与利率管制是金融抑制的显著特征,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银行成为企业融资绕不过的通道,2004-2013年10年间人民币信贷在社会融资规模流量占比中一直保持在50%以上,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要求大规模贷款与之相匹配,从而带来巨量信贷。利润与信贷规模存在着同向变化趋势,2004-2013年10年间人民币贷款年均增长率保持16.1%,信贷投放保持连续多年的增长带来银行盈利能力增强,银行利润主要由信贷投放数量与利息差所影响。显然信贷扩张从数量上为银行盈利创造了条件,而利率的人为管制则从制度上保证了银行盈利。利率主要由货币当局的存贷款基准利率所影响而不是由市场自行调节,对应期限的存贷款基准利差一般情况下维持在3%左右,保证银行在服务过程中享有定价优势。坐吃利差可以获取稳定的利润,利差收入在银行业的总收入贡献中占绝对领先地位,2014年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利息净收入占其营业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4.9%、82.5%、70.4%、76.7%、76%。利差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为银行有充足动力扩大规模实现开一家赚一家提供制度保障。 
  (二)银行业高额利润的危害 
  锒行业的竞争性因特许经营以及严格的准入门槛限制而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没有按照市场出清条件的要求去进行金融产品定价(见上图)。凭借其垄断定价优势制定价格,即按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交于X点确定产量和价格。此时,消费者剩余为三角形CMZ的面积,而生产者剩余为四边形MNXZ的面积。若按照平均成本定价策略则应该为Y点,则此时的价格较垄断时下降幅度为MN,生产者剩余为零,消费者剩余为三角形CNY的面积。此时,社会总福利较垄断时会多出三角形XYZ的面积。垄断造成生产者剩余增加、消费者剩余减少,且消费者剩余减少量较生产者剩余增加量更多,使整体社会福利损失三角形XYZ的面积,这说明银行产品的价格定价优势尽管有利于其行业增长,但从整个社会福利的角度则会造成福利净损失。处于垄断地位的银行业作为谋求垄断利润的组织,与竞争市场结构相比,必然造成较低产量和较高价格,存在着资源未达到最佳均衡状态和浪费之危害。垄断造成利率缺乏弹性,导致利率无法发挥应有调节存款之作用。存款是银行实现货币信用扩张的基础,吸收存款竞争激烈,具有大额资金优势的客户成为重点拓展对象。在存款对利率缺乏弹性的情况下,部分银行采用变通手段进行利益勾兑,通过具有“关系型”资源的特殊群体扩大存款来源,但“关系型”配置资源的手段违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目标,甚至产生腐败及贿赂,且以邻为壑的变通方法有悖于社会的公平。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