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中低压旁路阀内漏问题的优化改造
阀门实际运行状态分析:
在启动阶段低旁阀开度设置为10%左右,可以观察到绿色曲线的入口蒸汽温度远低于红色曲线蒸汽饱和温度,持续时间约为2小时,此时机组处于小容积流量、真空运行工况,进入阀门的蒸汽里含有大量的水分,湿蒸汽的含水量超过20%,经过笼罩节流孔后迎面对着阀芯的倾斜密封面流向阀座下游,由于阀后的压力为真空负压以及阀座的喉颈缩口,湿蒸汽在经过阀笼节流孔出口和阀芯间隙时,蒸汽流速是瞬间上升的,在阀笼和阀芯的间隙中容易形成涡流,高速湿蒸汽中的水滴分子正对阀芯密封面斜角冲刷,这样对阀芯的斜角密封面破坏会比较大。由于蒸汽流顺流向阀座下游流出,所以对阀芯的底平面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低旁阀阀内件的损伤是明显的水蚀损伤,阀笼、阀芯和阀座的结构设计无法防止水蚀破坏,所以造成每次阀门检修完毕,机组启动运行后不到半年,低旁阀的内漏严重的问题再次出现。
4 低旁阀的优化改造
针对上述引起低旁阀内漏的主要原因,设计测算对阀芯和阀座密封面进行了重新设计改造,将阀芯和阀座升级为防冲蚀结构但不影响阀门的基本流量特性。防冲蚀密封结构的实质是改变阀芯密封面与气流方向的相对位置。
原阀芯密封面与阀门中心线呈30°角,密封面正对笼罩上的开孔,蒸汽流以与密封面成60°的夹角冲击密封面,对密封面造成损伤,但是我们发现与气流方向平行的阀芯底部平面丝毫未受损伤。
将密封面做成与气流方向平行,密封面也就不会被冲蚀,而为了提高安全系数,将密封面设计成向内倾斜一个角度,在阀门开度较小的时候,使湿蒸汽流经过阀笼和阀芯的间隙折一次方向,再经过阀芯底部再次折向,可以有效降低蒸汽的瞬间流速,配合阀芯密封面的改动,阀座密封面改成往外凸出。改造后阀门仍保持线密封或狭窄的面密封如图2所示:
改造前后阀芯受高速气流冲蚀状态对比如图3所示:左图为改造前的结构,阀芯密封面刚好为迎流面,蒸汽流直接冲到阀芯密封面上,可造成密封面的直接冲蚀;右图为改造后的结构,由于密封面不再是迎流面,而是向内倾斜,气流不会直接冲蚀密封面。
5 改造后低旁阀的特点
(1)改造需要更换新的阀芯/阀杆组件以及新的阀座或者在原阀芯/阀杆组件上做结构修改,阀门密封件尺寸维持不变,但重新组装阀门时需要更换新密封件;(2)阀门笼罩维持不变,无需进行更换;(3)阀门的行程维持不变,阀芯和阀座上的堆焊层以及表面硬化处理均维持不变;(4)结构的紧凑性。新的密封面结构虽然比原结构占据了较大的空间,在设计上仍较好地保持了结构的紧凑性;(5)阀座喉径尺寸缩小量控制在原设计的裕度范围内。阀座喉径作为阀门的重要尺寸,其大小直接影响阀门总的流通能力,过度缩小还会引发其他问题,如高频震动、噪声等;(6)改造设计阀座喉径只缩小约5mm,通常阀门设计会留有10%的裕度,阀门的总流通能力几乎不受到影响,蒸汽的流速略有上升,但仍在允许范围内,不会引发震动或噪音问题。
NBSE60-500-2低旁阀原阀座喉径为279mm,改造后喉径为274mm,其流通面积缩小3.5%。如果按缩小25mm计算,流通面积将缩小17.1%。同样流量的情况下,流速与流通面积成反比。阀门厂家的设计含有10%的裕度,喉径缩小5mm仍在裕度范围内,而缩小25mm则超过了阀门的设计裕度。
6 关于密封面的角度问题
(1)为了更好地保护密封面免受汽流得冲蚀,密封面设计成以一个小角度向内倾斜;(2)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结构紧凑。阀门在关闭时阀芯对阀座作用了一个向下的推力(关闭力),阀芯密封面角度越平坦,其产生的径向分力越小,反之则越大。为了满足强度需要,径向分力越大,阀座的宽度也必须越大,结构就不再紧凑;(3)密封面越是平坦对阀门安装时的同心度要求越低,这对于所有阀门来说都是有利的,因为阀内件对中不佳往往也是引起阀门泄漏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对于水平安装的阀门来说尤其有利,因为水平安装的阀门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其阀内件的对中会受到较大影响。
经上述方案改造后,低压旁路阀可以避免汽流对阀芯密封面的直接冲蚀,从而避免阀芯密封面的初始损伤,可以极大地提高阀门密封的耐用周期。
7 结语
某电厂对于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低压旁路阀内漏问题的优化改造特别重视,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低旁阀的改造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功,目前该电厂的#4机组低压旁路阀内漏问题已经彻底得到解决。此技改对国内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中低压旁路阀内漏优化治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高、低压汽机旁路控制阀操作、维护手册[S].
[2] 上海汽轮机厂.1000MW超超临界机组65%低压旁路系统功能描述[S].
[3] 哈尔滨汽轮机厂.1000MW超超临界机组高、低压汽机旁路[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