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理工类论文 > 工程建筑 > 正文阅读资讯:大尺寸矩形水池跳仓法施工技术

大尺寸矩形水池跳仓法施工技术

[作者:杜亚群[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在针对大尺寸矩形水池底板按一般设计要求设计设置的永久性伸缩缝或后浇带诸多缺点,特别是考虑到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等敏感尖端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我们经理论分析提出采用微膨胀剂加强带法分区跳仓施工予以解决诸多弊端。   相对于沉降带、后浇带两种方法,跳仓法(按加强带分区跳仓同时浇筑)具有以下优点:   ①施工工艺简单,易于清理。因仓间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短,施工缝处混凝土强度低且垃圾杂物较少,易于清理及有利于仓体间混凝土的结合;后浇仓的钢筋尚未绑扎完成,便于清理施工缝。   ②可按原设计沉降缝分割成大块在按加强带细分为较小的跳仓法“小块”,而“小块”可释放本身的收缩应力远大于混凝土材料抗拉应力而产生裂缝;浇筑加强带两侧砼后,再利用加强砼合拢连成整体,剩余收缩作用将由加强带微膨胀混凝土膨胀拉应变来抵抗,这样能较好的控制裂缝。   ③跳仓法施工的关键是跳仓间隔浇筑,底板及侧墙钢筋、模板、混凝土均可“小块”分仓流水施工,流水节拍缩短从而可缩短工程。   ④节约成本。因底板减少甚至取消后浇带,减少了后浇带砼剔凿、垃圾清理、后浇带支设等大量工序,用施工缝代替后浇带,节约了投入成本。   针对大尺寸矩形水池施工特点,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同时近年来不少工程有条件地取消后浇带均取得了成功,一般可取消和部分取消后浇带而采用跳仓法施工。   1、跳仓法施工工艺   分仓→配比设计优化→砼浇筑和振捣→砼养护→测温   1.1分仓施工遵循的原则   ①仓块适当。   根据设计图纸结合现场条件,经比较、论证,按底板长、宽约25-30m划分为若干个仓。分仓缝留设在施工方便且受力较小的位置。这种分仓浇筑混凝土法,质量容易得到保证,易于流水作业。   ②仓间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适宜。   因各仓间主要靠加强带砼的膨胀来抵抗各区砼的收缩可同时施工,但考虑到施工砼工程量大的问题,一般采用跳仓浇筑,各仓间隔浇筑混凝土时间间隔3-5d,以利于跳仓板块混凝土的初期收缩变形、释放早期温度收缩应力,后期收缩应力由加强带混凝土膨胀能力承受。   分仓示意图如下:   2 8 5 11   7 3 10 6   1 9 4 12   1.2砼配合比   ①混凝土原材料选择   水泥:选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砂:宜用粗砂或中砂。   石子:宜用中碎石:粒径5~31.5mm;   粉煤灰: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