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RC构架之补强的探讨
摘要:当前建筑工程中的R.C.构造已经广泛使用,然而使用中会受到天然、人为因素或时空关系的影响,导致耐震性能不足。在无法重建且可达到新制耐震标准30%的情形下,补强是必然的选择。本文作者从实际工作出发对建筑RC构架之补强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建筑 RC 构架 补强
一、R-PFH试体以R.C增设梁柱托肩、扩大柱头补强
1. 裂缝分布之评估比较:补强前PFH试体试验产生的裂缝集中于柱底呈水平走向、于梁柱接头致使混凝土压碎,两处均为塑铰区,属柱底弯矩破坏与梁柱结点破坏;而补强后R-PFH试体试验产生的裂缝,并未发现于柱底与梁柱接头,几乎均布于左右柱中段,随之转化塑铰于两柱中段下端交界面,试体破坏情况较严重,破坏模式变为单一柱弯矩破坏。
2.消散能量之评估比较:补强后R-PFH试体之迟滞回圈相较于补强前PFH试体为饱满,其消散能量提升为1.87倍,显现消能能力较佳。
3.强度与变形能力之评估比较:补强后R-PFH试体,于柱底与梁柱接头能够提供有效的抗弯强度,提升强度耐震性能约为1.68倍,且其强度在尖峰值之后,衰减速度较之补强前PFH试体为慢,韧性比提升为2.01倍,而变形能力反降为0.78倍,属于强度抵抗型补强。
二、 R-PFL试体以钢钣增设托肩、围封柱头补强
1.裂缝分布之评估比较:补强前PFL试体试验产生的裂缝、破坏模式均与PFH试体类同;而补强后R-PFL试体试验产生的裂缝,主要沿着左右柱中段上下端与钢钣交界处围绕,两柱中段同时布满斜向裂缝。破坏行为由左右柱头围封钢钣底座EPOXY接着剂受弯先行拉裂,固定锚栓继而被拔引起滑移。破坏模式变为单一柱头基座弯矩破坏。
2.消散能量之评估比较:补强后R-PFL试体之迟滞回圈相较于补强前PFL试体饱满,其消散能量提升为3.43倍,显现消能能力较佳。
3.强度与变形能力之评估比较:补强后PFL试体,于柱底与梁柱接头,同样能提供有效的抗弯强度,强度耐震性能提升为2.7倍。当水平变位Δ≧98.54mm时,柱头围封钢钣底座固定锚栓明显滑移,因此渐失抗弯效用,强度缓慢持平即停止加载,后续可能会因固定锚栓整支被拔起强度急剧下降。就变形能力而言提升为1.18倍,韧性比提升为2.05倍,属强度与韧性抵抗型补强。
以R.C.或钢钣增设托肩、围封柱头补强效果之差异纯梁柱构架以钢钣增设托肩、围封柱头补强措施,在耐震强度提升为2.7倍,比较以R.C.补强措施之1.68倍,约计高出1.6倍数。其他耐震韧性比、变形及消能能力均高出R.C.补强的倍数,验证以钢钣材料补强方案较佳且确实可行,值得继续加以研究推广。
三、养老院内含整片窗台矮墙之构架
3.1 R-LFWL试体以R.C.增设翼墙并切割隔离缝补强
1.裂缝分布之评估比较:补强前LFWL试体试验产生的裂缝主要集中于柱与窗台顶交接处,呈交叉X型分布,属短柱剪力破坏;而补强后R-LFWL试体试验产生的裂缝,由于切割隔离缝的关系,并未发现于窗台墙,几乎沿翼墙垂向植筋锚于既有窗台墙顶处成35 斜向分布,并布满左右柱整支构材成水平向或单一略斜走向。破坏行为由翼墙垂向植筋于窗台墙顶混凝土先行爆裂,再沿此处弯坏左右两柱。破坏模式为翼墙弯剪破坏,若能避免于植筋锚锭处先行破坏,使翼墙充分发挥应有强度,应属较具韧性的弯矩破坏。
2.消散能量之评估比较:补强后R-LFWL试体之迟滞回圈相较于补强前LFWL试体饱满,其消散能量提升为2.66倍,显现消能能力较佳。
3.强度与变形能力之评估比较:补强后R-LFWL试体之翼墙与梁、柱连结一体,并于翼墙与窗台界面切割隔离缝,使之长柱化,不但耐震强度性能提升为2.07倍,韧性比与变形能力亦分别提升为1.43倍、1.17倍,属强度与韧性抵抗型补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