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理工类论文 > 工程建筑 > 正文阅读资讯: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设计思想与方法

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设计思想与方法

[作者:路明福[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第一个阶段主要是按照抵抗较小幅度的地震强度的要求来进行对建筑物结构的抗震计算,在这一节果断,主要是完成建筑物结构的基本抗震安全储备功能。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对于这一阶段的研究工作已经比较成熟;第二个阶段是对建筑物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设计过程,在这一阶段,由于涉及的地震的复杂的方方面面,我国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难以对具体的设计参数进行有效的计算。截至目前为止,我国的抗震规范规定只有对某一类具有着特定功用的建筑物有着具体的第二阶段设计,对于一般的建筑物依然停留在第一阶段的结算设计阶段之上。尽管完成第一阶段设计之后,已经可以初步的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要求,但是,由于很多的参数没有进行具体的设计计算,其发挥出来的功用明显不如完成第二阶段设计的建筑物好。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国的相关部门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在特定区域的建筑物务必满足两段设计的需求,以便于充分的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2 重视建筑结构体系和结构的建立 
  为了充分的保证建筑物结构的抗震性能,还需要为建筑物结构设置一套合理的构成形式。一般情况下,如果建筑物难以构建起来一套合理的建筑物体系结构,难以规范的布置建筑物的内部构成,就会严重影响到建筑物的总体结构性能(具体的来说,其集中体现在未有效设置圈梁和构造柱等方面),一旦建筑物结构又是纵墙承重、外挑走廊的教学楼,在地震发生的情况下,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在进行建筑结构体系和结构的建立的过程之中,重视对系统的科学方法的应用,考虑整个建筑物的整体的抗震性能。具体的来说,首先要保证在进行建筑物建筑体系的制定的过程之中,要优化相应的结构设计;其次,要注重对建筑物的抗震措施的选择;最后,还要注重对可能出现的抗震计算问题进行计算,以便与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提升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 
  2.3 重视对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的研究 
  为了有效的构建建筑物的整体抗地震倒塌体系,就需要从系统科学的角度进行对建筑物结构的设计过程。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要高度重视对建筑物整体抗震性能、建筑物稳定性能、建筑物牢固性能的提升。在上文之中已经提到了,根据系统的科学设计思想,即使建筑物在建筑的过程之中,使用的建筑构件全部是质量安全的组件,也不能够有效的保证建筑物结构的整体安全性能,如果建筑物的结构组织之间出现了不能满足建筑物整体性能的情况,就很有可能从建筑物整体上体现出易损性的特点,最终导致一旦出现地震情况,建筑物结构就会出现一定的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在研究系统的科学设计思想的基础上,重视对建筑网整体性能的研究,形成一套合理的整体性结构,提升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并通过提升建筑物的整体性能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3 结 论 
  综上所述,提升建筑物结构的抗震性能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建筑物结构整体性的建筑思想,讨论了应该如何将建筑物抗震结构的设计思想应用到实际的建筑物构建过程之中去。经过研究,本文的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保证建筑物结构的抗震性能首先要完善建筑结构的设计;其次,设计完成之后才能够进行对建筑物抗震措施的构想;最后,要提升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方法,重视建筑物的整体性结构,提升建筑物的抗震强度。 
  参考文献 
  [1]叶列平,程光煜,陆新征,冯鹏.论建筑结构抗震的鲁棒性[J].建筑结构,2013,38(6):11~15. 
  [2]阿肯江,托呼提,亓国庆,陈汉清.新疆南疆地区传统土坯房屋震害及抗震技术措施[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3;30(1):82~86. 
  [3]孙立群.各类工程在唐山地震中的破坏规律和震害特征[J].建筑技术,2013;18(9):23~27. 
  [4]张文杰.浅谈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设计对策[J].城市建筑,2013(18).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