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学校教育和客家文化融入元素的综合应用
,符合南方地区地理气候特点。
3 客家文化的融入与运用
对称是美的,是重要的美学要素,也是现实和建筑艺术中最常见的一种美的形式。综合楼入口在结构上既强调实实在在的对称,呈现出严肃、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同时又讲究虚实相映,别具一格。在建筑上的共同特点是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两边对称。其主体建筑为中小学普通教学课室,呈方形,是整个建筑群的中轴建筑。
而客家堂屋一般分为三堂,堂与堂之间以天井相隔。上敞堂为祖公堂,在整个设计艺术中,对于后墙的摆设,可将一些祖先的排位用上,形成一种神圣的艺术气质,其次,在中堂的构建中,要突出宽敞的特点,构建一种全方位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对于整个雕刻的建造艺术,要形成精细的管理,对于木屏风的运用要间隔开来。雕刻艺术性较强,色彩绚丽,造型生动,富有客家民间工艺特色。中、中、下堂及上下天井侧厅均饰蝙蝠、大象、麒麟、凤、牛、鹿、奇花异草等吉祥物木质通雕屏风,制作精美,装饰性强,色彩典雅庄重。在堂屋的构建中,在堂屋的两侧要形成对称的方式,主要采用巷径间隔的方式,对于其中的明间、次间以及尽间等,形成主题的表达方式。上堂与厢房之间一般设立通廊,厢房之间则辟亦纵向式上、下天井,整屋有机联成一体,而又宽敞明亮。围龙屋多依山而建,前低后高,突出中轴堂屋,左右对称,蔚为壮观。完整的客家围龙屋建筑门前都有一个半圆形的池塘,叫“半月塘”。倒影在“半月塘”里的围龙屋建筑呈现出虚虚实实、若隐若现的上下、左右的“虚”对称。“实”与“虚”的对称,不仅成功地完成了建筑的使命,满足着人们的生活需求,又展示其空间的神圣,建筑的对称性也与水色营造出更多的朦胧美。
河源中小学教学楼则通过提取围龙屋中“堂”的空间。通过“堂”联系学校各教学用房(普通教室、实验楼、办公用房、体育馆等),将整个学校连成一个有机整体。体育馆结合总图布局,作为学校整体构图中“提神”的一笔。使学校平面布置庄重不失活泼。
4 立面设计
教学楼立面设计以红褐色为主色调,局部配以白色收边,整体感觉庄重、厚实同时结合中小学生的特点略带活泼。体现了现代化校园的个性。通过立面体块,曲线,实体和空洞的重复使用和丰富表现力,营造了形式上的变化。在两幢教学楼正对主入口地方均有客家围龙屋建筑元素的运用,体现独特的客家文化气氛。通过女儿墙的不同处理方式和墙面凹凸以及建筑上的一些变化力图打破由于建筑体形过于方整而
Tags:
上一篇:浅析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处理下一篇:浅谈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及对策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