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理工类论文 > 工程建筑 > 正文阅读资讯:论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因子的表达

论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因子的表达

[作者:胡群 [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构,以榫头穿合,不用铁钉。楼心宽阔平整,约10平方米,中间用石头砌有大火塘,四周有木栏杆,设有长条木凳,供歇息使用。楼的尖顶处,筑有宝葫芦或千年鹤,象征侗寨吉祥平安。楼檐角突出翘起,给人以玲珑雅致,飞阁重檐,形如宝塔,巍峨壮观,是族姓或村寨标志,也是公众集会的议事场所。侗族风雨桥是石墩木桥,因桥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和其它铁件,皆以质地耐力的杉木凿榫衔接,长廊桥道,桥亭重瓴联阁,逶迤交错,雄伟壮丽。这些兴时于汉末至唐代的古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气质,从而形成了该民族独特的建筑文化审美特征,展现了侗族建筑文化审美之精神风貌。   建筑师应当像一位好的裁缝或艺术家,无论采用什么简陋的材料,都能创造出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反映地域特色的建筑。   把因地、因时、因事制宜的思想运用到设计中去,把客观条件对设计的约束看成是制约又是很大的挑战,同时,从建筑本身性质以及所在地点的物质与人文环境中,找出其蕴含着的“特色”与“地域文化”,设法从空间或形象上若隐若现地表现出来,让神居于形。古人云:精神居于形,犹火之燃烛矣。具体用什么手法表达这种意境,风格上是老一点或新一点,或兼而有之,视环境而定,以用得“切题”、“得体”与“适宜”为准则,创作出风格独特的建筑。   诚然,改革开放30年来,全球化现象在各个领域里不同程度地表现,对于建筑的影响尤为明显。不少西方先进的建筑理念涌入我国,给我国的建筑艺术带来了多元文化的元素。但是也出现了一些粗制滥造,不讲建筑美基本原理的建筑垃圾,到处仿效纽约、香港等地的建筑,千城一面。呈现了面貌相似、场所感丧失等诸多问题,同时还日益成为人们所反感的城市趋同现象的主导因素之一。作为当代建筑师有责任探索现代建筑与地域文化的结合点,它是建立在当代文化、经济与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同时,还应与地域传统建筑、传统文化保持着文脉关系,创造出符合时代特色,反应地域文化的建筑。(三)全球化背景下汲取地域文化的方法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对中国文化也不断地进行影响、渗透、以致产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两种现象:一是大量地吸收各种各样的外部文化。就当代中国建筑文化而言,西方古典样式、欧陆风、东洋风、后现代的建筑思潮吹遍了祖国大地。然而,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又都出现了类似城隍庙、明代一条街等仿古的中国传统建筑。这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