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及对策
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原则,布局上体现科学、理性和文化情怀。
经济的可持续性要求设计须从节约资源,合理用地,防止污染、保持生态、预留建筑设计弹性、美化城镇公共空间环境、优化居住区配套公建营运等多方面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社会的可持续性,即所设计的社区在满足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正方面起的作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社会的公正,以赋予每个居民以均等的享受生活、享受良好环境和生活设施的权利;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在设计中体现在维护生态环境,节约利用土地、能源,减少污染方面起的作用,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各种资源的消耗,提倡减少使用、回收利用、重复使用和使用可再生资源,比如采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在人们容易疲劳的环境建立循环水系统、建立多层次绿化系统等措施;空间的可持续性指注意采用具有灵活性和可改性的技术处理方法,在建设中留有发展余地,在道路、停车位等方面作前瞻性的策略布置,使建筑设计具有弹性,做到宏观可控,微观可调。
2.3 注重整体性,设计建筑的宜居性和舒适性
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地形条件的影响,因地制宜,同时根据节能和保护环境的需要,根据气象和舒适度的变化调节建筑的结构和维护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采用节能的加厚外墙,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强调建筑的宜居性和环境的舒适性,尽量保证建筑环境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无污染,安静无噪音,宽阔的绿地和活动空间,创造一个宜人、怡人、冶人的居住环境。建筑使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均感到舒适。
3 结束语
建筑设计在全球环境恶化、生态危机加重的今天,生态建筑的发展不仅是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建筑提出的要求。在特定的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应更多地考虑生态因素,把生态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纳入设计理念中,有助于明确生态建筑的方向,制定出有效的设计策略,对不断完善生态建筑的使用功能及实现人、自然以及建筑的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隈研吾[日](著),陈箐(译).自然的建筑.山东人民出版社.
[2]于春普.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J].建筑学报,2005,17:50~52.
[3]李东.一种新的建筑设计理念——生态学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之初探[J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