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异址迁建的小城镇规划研究
【摘要】本文从原地异址迁建的角度,通过实际小城镇案例分析,总结出对于类似因重大建设项目而原地异址迁建的小城镇自然和人文环境建设的经验和特征。即一方面需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塑造山水田园乡镇的雏形;另一方面考虑延续原有传统,提高人们对新迁小城镇的认同、归属感。从而为强化小城镇个性特色,促进小城镇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原地异址;迁建;归属感;山水田园;小城镇
1. 原地异址迁建
1.1原地异址迁建的概念提出。
四川在小城镇灾后重建的座谈会中,制定了四种重建模式,分别是原址重建、原址限建、原址扩建、原地异址迁建。所谓原地异址迁建,这是在本行政单元之内来新选址重新建设。这类原地异址迁建需综合考虑地质、灾害评估、用地条件等因素,并对此类迁建的条件作三点明确限制:第一,当小城镇受工程项目实施后导致的灾害威胁,而现有工程技术难以修复,为满足小城镇长远发展过程中建设用地需要的迁移;第二,农田、林地等生产资料灭失,无法恢复,且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重建和维护成本极高的乡镇,为保障基本生存条件的迁建;第三,重新选址时,应当避开地震活动断层或者生态脆弱和可能发生洪灾、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的区域以及传染病自然疫源地,而为保护生态的迁建。
1.2原地异址迁建研究现状与实践。
(1)原地异址迁建的城镇建设在我国3500年的城市规划实践历史过程中并不少见,通过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尚书》便可发现早在商朝时期就曾有过“盘庚迁殷”的经典案例,文中介绍了对殷邑地质、地形进行考察, 从而得出结论, 即殷地比原来所居的“耿地”优越,“耿地”地质舄卤, 不利稼穑, 民不能务本; 而殷地地质好, 民则知力稼穑, 安心务本, 从而养成良好德性。
图1原云阳县城
(2)近代中国由于特定的环境背景,导致我国在城市规划方面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国外,但是通过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的起步,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城市规划思想的实践,再到如今经济大发展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与实践,从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就,其中就有不少城镇异址迁建的研究和实践,早在1992年开始的三峡库区移民工程中,多个乡镇列入了原地异址迁建的名单中,如云阳县城的迁建(见图1、图2)。云阳县位于重庆市东部,三峡库区腹心,老县城有1400多年的历史,坐落在一个正在复活的古滑坡体上,街道狭窄、拥挤,房屋陈旧,布局极不合理,远远不能适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云阳新县城地理条件优越:南临长江,西依小江,地势开阔,用地完整,与江面高差小,三面环水,发展余地大;交通有长江黄金水道,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如今云阳新县城的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居民已迁入新城生活。
图2新搬迁云阳县城
(3)另一个举世瞩目的原地异址迁建的实际运用即是在08年地震中严重受损后规划的北川新县城,北川老县城位于汶川东北方向的地震断裂带上,在5.12大地震中被严重摧毁,由于北川地理环境复杂,震后岩层裸露面积大,岩石土体破碎,植被破坏严重,加上降雨量大且集中,震后北川几乎囊括了地震和地震次生灾害的全部特征,并且对北川的影响还将长期存在,北川将长期面临着地质次生灾害的威胁,最终不得不被弃用。
(4)新县城的选址和快速新建两方面的问题对新县城的规划设计提出了重大挑战,规划设计人员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在对擂鼓、永安、安昌、桑枣四个备选方案综合评价后,确定安昌作为推荐上报方案,2008年11月初,国务院正式同意北川新县城选址,安昌方案所在的安昌河河谷平坝地带,工程地质可行,建设适宜性较高,具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和较高的安全性。直至2011年2月1日,北川新县城正式投入使用,近期人口将达4万,城市建设用地3平方公里;到2020年,人口将达到7万,城市建设用地7平方公里,从此这座重建之城迎来新生(北川新县城用地现状见图3,北川新县城用地布局见图4)。
图3北川新县城用地现状
图4北川新县城用地布局
1.3已取得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
1.3.1科学选址——确保长远健康发展。
通过周密的调查和科学的评估,需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科学地确定异址迁建城镇的选址和用地发展方向。同时合理确定用地和人口规模,需考虑到新选址不光要承担我们原址禁建的那部分城镇所转移出来的人口,还要预测新选址周边农村地区城市化的进程的叠加效应。
1.3.2民生为重——创建功能健全城镇。
规划因合理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其在城镇长远建设和健康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基础设施和公服设施是城镇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是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城镇综合功能的集中体现。只有建设好快捷、便利、高效的综合交通网,完善安全、方便的供水、供电、供气网、安全可靠的环保网和生态保护网,才能提升本地区综合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1.3.3因地制宜——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因地制宜地把握城镇的自身特点优势,分析环境恶劣程度、生态敏感程度等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规划建设中充分结合实际需要,本着保护生态、集约用地、传承地方特色的原则,构建城镇和谐的自然环境、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创造人性化、生态化的特色小城镇。
1.3.4延续文脉——加强居民归属感。
目前人们已经厌倦了钢筋水泥森林的人居环境,厌倦了缺乏生态性、识别性、地域性、人文性、传承性、创新性的城市生活印象,开始寻求归属感、领域感,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对于异址迁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因着重研究城镇在延续场地原有非物质文化,加强安置居民的认同感上多做思考。
图5新集镇区选址方案
图6新集镇区用地布局
2. 原地异址迁建案例之双溪乡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