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林院校学生思想状况分析
继续学习的愿望强烈
学生在校期间存在经济、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其中就业压力是普遍的。问“你的学习动力主要来自哪里?”时,有38.17%的学生回答是“自我发展需要”,有47.37%的学生回答是“谋求理想工作”。 在问及“你对目前大学生就业状况所持态度”时,有55.97%的学生认为“竞争激烈”,有61.76%的学生认为“现实严峻”,有85.5%的学生认为“不容乐观”。可见学生就业压力很大。大部分学生解决压力的办法是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辅修有关专业和选修技能课程,并注重通过培训和考试获得外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和相关专业技能证书等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绝大部分学生准备继续考研深造。在经济压力方面,大部分特困生和困难学生对待经济压力的思想是既不埋怨国家的收费政策,也不埋怨家庭,而是依靠学校和家庭的助学贷款,依靠自己通过课余时间打工、带家教、勤工助学等途径来解决,不想给家长增添负担。在就业方面,通过学校和学院的就业指导,最终使毕业生对待就业期望值比较务实,对就业压力方面的承受能力逐步增强。
(五)求职就业注重实际,已基本适应就业改革形势的发展要求
调查显示,影响择业的因素依次为:学习工作环境(73.86%)、发展潜力(60.17%)、薪资福利(55.01%)、单位效益(44.6%)、单位性质(34.79%)、升迁机会(32.70%)、人际关系(25.10%),他们既强调发挥个人专长和发展机会,又从实际出发,要求物质和生活保障。关于“你的未来就业单位”问题,有29.69%的学生选择国有企业,有19.18%学生选择外资企业,有11.8%的学生选择民营企业,28.17%学生选择事业单位(学校科研单位),有11.16%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从而看出,当前大学生就业已基本走出传统择业模式,注重实际,呈现区域广泛性、选择多元化趋势。突出自己所学的专业、外语水平及社会工作能力等,突出以整体素质与就业岗位对接。
二、农林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学习不感兴趣
在本次调查中,部分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不感兴趣,对“两课”的看法,当问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时事与政策教育等课程,你最喜欢的是哪些课时,排在前三位的是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时事与政策;最喜欢的授课方式,排在前三位的是:多种形式兼用、讨论、看录象、参观。对“两课”的满意度为68.96%。从大学生对“两课”的态度来看,学生更重视对自己近期有实用意义的课程,对政治理论课不是很感兴趣;从授课方式来看,学生喜欢生动活泼的方式,不喜欢照本宣科。
(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还存在一些偏差,功利化倾向比较明显,对一些关乎道德品质的现象模棱两可
在调查中,部分学生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明显的功利性。在问“你对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认识”,有23.9%的学生选择“首先满足自己”,对于国家号召并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工作,到基层就业,仅有9.78%的学生表示“很渴望去”。显然,重实惠、轻需要的社会就业价值选择仍然突出存在。表现在入党问题上,有48.7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入党动机是“增强就业竞争力”。有的学生认同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决定性因素。相当多学生对浪费现象持无所谓态度。有56.9%的学生对大学生未婚同居认为“无所谓”,有的学生认为在校大学生谈恋爱是“必修课”。在最想说的一句话中,有些学生就说“大学很无聊”、“我要赚钱”、“没有女朋友真苦恼”等,从自我出发,力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实现。
(三)心理压力大,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一定问题,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社会要求有较大差距
在调查中发现,学习、竞争、就业压力、经济负担已成为很多农业高校学生思想上的沉重负担,进而成为心理压力,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和正常发展。有80%以上的学生感到就业压力大,有24.18%的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大。在回答“你对所学专业未来就业有信心否”时,有7.71%的学生认为“无信心”,有19.35%的学生认为“信心不足”。在回答“你对自己人生前途的态度”时,有8.18%的学生认为“前途渺茫”,有14.87%的学生认为“走着看着”。在回答“你对人际关系的认可程度”时,有14.58%的学生认为“不满意”。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综合素质较差,不诚信现象时有发生。考试作弊、抄袭作业、在网上下载资料拼凑、组装论文、毕业生简历兑水现象严重等,一部分学生心灵扭曲,引发了学生道德上的堕落。有24.7%的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聊天或交友、玩游戏及消磨时间”。
三、解决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