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水稻常见矮缩病的类型与防治
2 水稻黑条矮缩病
20世纪前我市尚无发生该病,2006年我市1代灰飞虱发生量极大,水稻黑条矮缩病首次在我市发生大面积流行,当时大部分农民当做水稻普矮病处理,结果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经过请教专家后才得知是黑条矮缩病。一般发病田块损失产量1~2成,重者损失3~5成。
2.1 症状识别 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共同特征是:病株明显矮缩,分蘖增多,叶色浓绿,叶片僵直,新叶有的出现扭曲皱缩。在不同时期发生症状是:1)秧苗期症状。病株颜色深绿,心叶抽生缓慢,心叶叶片短小而僵直,叶枕间距缩短,其叶鞘被包裹在下叶鞘里。2)分蘖期症状。病株分蘖增多、丛生,上部数张叶片的叶枕重叠,心叶破下叶叶鞘而出或从下叶枕口呈螺旋状伸出,叶片短而僵直,叶尖略有扭曲畸形。3)抽穗期症状。全株矮缩丛生,有的能抽穗,但相对抽穗迟而小,半包在叶鞘里,剑叶短小僵直;在中上部叶片基部可见纵向褶皱;在茎秆下部节间和节上可见蜡白色或黑褐色隆起的短条脉肿;在感病的粳糯稻茎秆上可见白蜡状突起的脉肿斑。这是当前黑条矮缩病的最突出表现症状。
2.2 发病原因 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要针对一、二、三代灰飞虱成虫迁入秧田和本田并形成三个发病高峰的特点,要分阶段进行多次防治才能奏效;严格采取“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防治策略。
2.3 防治措施 1)认真做好种子处理。在结合做好种子消毒处理的同时,应用优质吡虫啉做好浸种工作,减轻秧苗灰飞虱传毒。2)秧田期和大田初期防治。杂交水稻秧苗二至七叶期是灰飞虱的主要传毒关键期,做好秧苗期和大田初期治虱防矮是控制黑条矮缩病的关键措施。3)药剂防治技术。选准药剂,用足药量,统防统治,不同药剂配方交替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延缓抗性。适宜的药剂配方有:①40%盖仑本90 mL/hm2+25%噻嗪酮0.9~1.5 kg/hm2;②20%啶虫脒150 g/hm2+25%仲丁威乳油2.25 kg/hm2等药剂。
3 矮缩病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不管是水稻普通矮缩病还是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大田发现发病后及时掰蘖补栽是应急补救的重要措施,即在杂交水稻移栽后20 d内及时拔除病株(丛),并就地入泥而埋,然后从健丛中掰出一半分蘖移栽在拔除病丛留下的空穴边,并适当加施速效肥,可促使稻苗恢复群体生长,其他照常管理。在已见较重发病的情况下此措施具有良好的除病保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