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景宁县低产林改造的措施与成果
摘要:概述了景宁县林业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县低产林改造的措施,并介绍了其建设成果,以为全国其他县市低产林改造提供借鉴。
关键词:低产林改造;措施;成果;浙江景宁
积极开展低产林改造是浙江省景宁县的县情、林情,是“建设大森林,发展大林业”的需要。同时,持续开发低效、低产的林地,是做大做强林业资产、实现林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它对于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振兴林业产业,发展现代林业,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景宁县如何开展低产林改造进行简单论述,以为全国其他县进行低产林改造提供借鉴。
景宁县是浙江省9个重点林业县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集体林区。全县土地总面积19.47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6.16万hm2,占总面积的83.0%;非林业用地面积3.31万hm2,占总面积的17.0%。全县总人口为16.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02万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林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景宁县的工农业生产,尤其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强,资源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高。林业肩负着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和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双重使命。
1具体措施
1.1规划设计先行
为保证低产林改造项目取得预期成效,景宁县把规划设计工作作为项目的第1道工序,先由乡镇林业技术员提出作业设计,再由县林业局产业科牵头,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选择最佳树种,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最佳的改造地块,纳入低产林改造规划[1]。
1.2精心组织实施
低产林改造工程工序多,比常规造林多出采伐设计与施工,林地需要清理,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质量要求高。
1.2.1成立低产林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领导身体力行,亲自参与项目建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项目施工中的实际问题,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
1.2.2按作业设计和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改造。因地制宜,采取采伐更新、树种更替、森林抚育、复壮改造、综合改造、补植补造、封山育林、改善林分结构等多种方式进行[2]。切忌图简单省事,搞“一刀切”。公益林及重点水源涵养区的森林禁止实施皆伐性改造。先进行林木采伐及清理,然后转入植树造林。从采伐、林地清理到整地、栽植、种苗供应等每一个环节,都有林业技术人员严格把关,保证低产林改造项目的建设质量。
1.2.3确定合理栽植密度。改造林包括速丰林(菇木林)、油茶、厚朴、菜竹、干水果等。其中:菜竹新造林栽植密度要求为750株/hm2以上;厚朴新造林栽植密度要求为2 550株/hm2以上;油茶新造林栽植密度要求为1 050~1 650株/hm2以上;速丰林(菇木林)、干水果新造林根据不同树种和品种设置栽植密度。
1.3落实栽后管护工作
注重对低产林改造项目建设目的、好处、种植技术的宣传和培训,教育广大群众支持项目建设,同时将植树造林地免费让当地村民进行套种,以耕代抚,有效地调动了农户造林爱林的积极性。当年植树造林后于4—6月对苗木根部铲抚1次,苗木成活率90%以上,土壤瘠薄的要配合施肥;第2、3年每年4—6月各抚育1次,苗木保存率要求80%以上,生长良好[3]。建立护林组织,目前有61位护林员,分布在重点地段,起到应有的作用。
2建设的成果
2.1改善生态环境
景宁县是典型的山区林业县,境内岩石裸露程度高、土层瘠薄、肥力低,并且树种单一,慢生树种所占比例较大。为了提高林地的生产力,增加林地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在低产林改造中,坚持“生态优先、统筹兼顾、多渠道投入、尊重农民意愿、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先易后难、依法依规”8条基本原则,确保低产林改造有序推进[4]。同时,景宁县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依托林业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低产林改造工作,明确改造主体,严格改造标准,突出改造重点,优化林分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实现森林资源大县向林业强县转变,林地的资源效益得到很好的发挥。近年来,景宁县大力开展低产林改造,调整树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扩大优质丰产林面积,做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不仅拓宽了山区群众的增收渠道,“远看是青山、近看不成材”的林地状况也逐步得到改善。近5年来,景宁县环境质量综合指标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