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促进首都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
污染问题是最尖锐、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几年,通过采取“三高”企业退出、清洁能源改造、控车减油、与周边联防联治等措施,北京的空气质量有所改善。2015年,北京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由上年的93天增加到105天,重污染天数由上年的45天下降到42天。但总体看,北京的空气质量距离中央要求、国家标准和市民期盼还有明显差距。2015年,北京空气中PM2.5的平均浓度值为80.6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1.30倍;二氧化氮的平均浓度值为50.0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0.25倍[7]。另外,北京水体污染也比较严重,由于污染物排放超出水体自净能力,城市中下游河道普遍出现“有水必污”现象,大清河系和北运河系水质总体较差,劣V类水质河长占监测总长度的比重达70%左右。
(五)与周边区域之间发展落差大,使北京的协调发展面临更大挑战
北京爆发“大城市病”既有自身的原因,也与周边地区发展滞后有较大关系。2014年,河北人均GDP仅为北京的40%,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北京的45%。北京周边还有25个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涉及贫困人口230多万,形成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环首都贫困带”。较大的区域发展落差,恰恰成为周边城市人口向北京集聚的重要动力。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北京的常住外来人口中,河北籍的占22.1%,达到155.9万人。根据对霸州、曹妃甸等地科技型企业的调研,由于北京对高端人才的强大吸引力,企业新招人才在两年内已流失70%。
周边区域传统工业仍占主导地位,对首都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河北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钢铁、建材、化工等重化工业仍占主导地位。河北生产的粗钢、钢材都超过全国的1/5,其2015年全省工业百强企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企业占42家。这样的产业结构意味着河北经济发展的综合能耗大,同时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来自《河北经济年鉴2015》的数据显示,2013年京津冀区域燃煤总量约3.9亿吨,其中北京消耗量占比为5%,而河北消耗的燃煤量占比高达80%。2014年,河北省贡献了京津冀76.8%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80.5%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根据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北京PM2.5来源解析,区域传输贡献约占28%~36%,若遭遇传输型的重污染时,区域传输的比例更是超过50%。
三、推动北京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
(一)着眼于经济提质增效,缓解经济发展所引致的人口过快增长
治理北京“大城市病”,要从调控经济入手。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明确指出,北京的经济发展必须与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相一致、相协调。北京不是要放弃发展经济,而是要放弃发展“大而全”的经济体系,发展人口集聚少、资源占用少、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的“高精尖”产业,使经济发展更好服务于城市战略定位。
一是明确重点发展和坚决淘汰的产业方向,推进产业“瘦身健体”。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及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总体要求,严格贯彻落实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完善和细化产业准入标准,优先发展服务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和总部经济,加快构建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产业发展体系。同时,确定全市应当坚决淘汰退出的产业目录清单,明确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时间表,有序疏解低端业态和环节,坚决把一般性产业清理出去。在2013—2015年已累计退出1 006家污染企业、基本完成150家低端市场撤并清退任务的基础上,争取到2017年底前推动东城、西城的生产制造业企业全部退出。
二是发挥好北京的创新资源优势,在全国率先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北京要打造国家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北京应紧抓“科技创新”,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强大引擎和主要阵地,凝聚更多的高端创新资源,承载更多的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支持配合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学计划在京实施,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成果;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怀柔科学城“三城”建设,形成更强大的创新增长极。同时,北京应大力推动“文化创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北京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培育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领军企业和文化精品。
(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
空间结构是影响城市协调发展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样的城市面积和环境容量,如果空间结构合理,就能承载更多的人口规模和经济体量。在这方面,国外大都市有些经验值得北京借鉴:一是“建”,即通过分阶段建设城市副中心或卫星城,来推进城市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如瑞典首都和第一大城市斯德哥尔摩分两批建设了6座具有独立功能的卫星城,分担了市区50%的人口;东京分三个阶段,建设了新宿、临海等七个副都心,形成“一主七副”的城市空间格局。二是“限”,即通过出台各种限制中心城过度开发建设,引导城市中心区功能有效疏解的政策措施,促进城市空间优化。比如韩国首尔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工厂、学校、公共大厅、职业培训所等所谓“人口集中诱发设施”的新建、扩建进行总量控制[8];巴黎市政府于1959年宣布禁止在市区内建造1万平米以上规模的办公大楼。三是“联”,即同步推进大容量、网络化、高速度的轨道交通体系建设,联通市中心与副中心及城郊。如东京修建了环绕区部的山手线,依托各交通枢纽把多个副都心串联起来,提升了城市整体综合承载力。
借鉴国际经验,未来北京应力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采取“疏堵结合”的策略,严格控制城市边界,防止城市无序蔓延,形成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和山清水秀和生态空间,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一方面,要限制中心城区的再开发,禁止大型商业项目、公建项目、住宅项目等的开发建设,防止中心城区继续“摊大”和“摊厚”,避免人口、产业等向中心城的再集聚。同时,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积极引导中心城区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以及大型长途公交枢纽等部分搬迁。另一方面,要引导城市发展重心全面转向城市“副中心”和新城。集中精力加快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设,坚持功能导向,突出重点,主要承载行政办公、文化旅游、商务服务等功能;在内部超前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网络,合理配置地面公交线路,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系统;积极承接中心城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疏解,大力吸引一批国际化的公共服务资源进入,提高对产业和人口的吸引力;走“精致高效”发展模式,避免走老城“摊大饼”老路。
(三)加快补足轨道交通建设的“短板”和“欠账”,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北京要缓解交通拥堵问题,长远之计是建立起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实现两个“主导”: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占据“主导”地位,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占据“主导”地位。
一是加密中心城轨道网络,着手规划主要轨道线路的复线建设。着眼于中心城区域,进行轨道交通路网加密,争取实现由居住小区、办公集中区步行500~1 000米到达地铁站点。探讨开发建设地铁复线,通过采用“大站快车”的方式,有效提高轨道交通运行效率。在地铁线路设计和换乘车站设计时,尽可能通过多线路同站台换乘、平行线路多站台换乘等方式,实现换乘便捷化、高效化和人性化。
二是加快规划和建设市郊铁路,在更大范围内引导城市空间格局优化。未来,北京应加快建设大站式、大容量、高速度的市郊铁路,带动怀柔、密云、平谷等远郊新城以及固安、燕郊、涿州等北京周边地区发展,促进中心城区的居住功能、产业功能在更大范围得到有效疏解。
(四)多举措强化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家园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北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一是推动京津冀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建立区域联防联控长效机制,在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联合执法监管、规划及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会商、环境信息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在京津冀区域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等试点工作,探索跨地区、长效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跨区域水质改善目标管理制度,共同推进北运河、永定河、等跨界流域联合治理。共建区域生态屏障,北京与张家口、承德共建生态功能区,谋划构筑北京与廊坊北三县之间的绿化隔离带,加快野三坡—百花山、海坨山、雾灵山等环首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支持,在京津冀区域参照耕地保护政策,建立林地红线制度、绿地保护红线制度,对城市林地、绿地实施“先补后占、占补平衡”的政策,执行与耕地相同的惩罚与问责制度。
二是实行水资源、能源、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强化“以水定人”、“量水发展”,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对各区进行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三条红线”考核,促进生产用新水负增长、生活用水控制增长、生态用水适度增长。成立专门的能源效率管理部门,新建项目实行能效控制,实现重点行业、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实时监测,逐步推进农村地区集中供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探索土地“减量发展”的新路径,严格限制中心城土地供应,提高城市“副中心”、新城、市级重点产业功能区等区域土地供应比重;盘活低效存量用地;建立有利于乡镇集体建设用地整合的利益机制,扩大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区域统筹。
(五)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首都城市功能跨区域配置
东京、纽约等世界城市都通过在更大腹地范围进行功能配置来缓解“大城市病”。北京治理“大城市病”同样需要通过扩大腹地来解决,需要放在京津冀范围统筹考虑协同考虑,以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为目标,统筹考虑在更大的范围内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配置资源和城市分工,破解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提高京津冀区域竞争力。
加强区域产业对接合作,构建跨区域产业链。制造业方面,依托京津、京保石、京唐秦等主要通道,加快一般制造业及高端制造业的生产环节沿轴向转移,打造跨区域优势产业链。服务业方面,加快北京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等一般******业向周边区域转移;提升北京金融、信息等生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服务大区域发展;整合三地旅游资源,推动建立京津冀大旅游格局;探索养老服务合作模式,建立跨区域养老保险对接制度,鼓励北京市新建养老院、养老基地等选址在周边区域。农业方面,加快推动区域农产品产销一体化建设,共建“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推动环京津一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建设。
加快建设几个卫星城(微中心),形成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接地,形成示范。非首都功能疏解不宜过于分散,要“点面结合、以点为主”,选择几个距离适宜、规模适中、发展基础较好的区域重点对接,集中疏解包括公共服务在内的非首都功能,可以较短时间内提高承接地的公共服务水平,增强疏解吸引力,尽快形成疏解效果。综合考虑高铁技术以及周边城市空间区位、资源条件、城市配套等因素,可以在北京周边50~90公里范围内,特别是沿着铁路干线,选择宝坻、燕郊、霸州等基础较好的3~5个区域集中对接,打造一批承接北京功能疏解的特色新城、卫星城或称作“微中心”[6]。其建设过程中,要优先规划建设大容量、便捷高效的市郊铁路,配套做好教育、医疗、文化、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形成对人口、产业等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高耗能企业创新求发展创新能力仍待加强──2014年北京市全国企业创新调查系列分析之二[EB/OL].(2015-10-21).http://www.bjstats.gov.cn/tjsj/zxdcsj/qycxdc/dcsj/201512/t2015
1214_330834.html.
[2]寇静,朱晓青.北京生产******业的升级与疏解[J].新视野,2016(1):86-93.
[3]赵新宇.逾七成就业者上下班需“长途奔袭”:北京职住失衡解析[J].凤凰周刊,2015(7).
[4]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我市轨道交通客运量首超公共电汽车客运量[EB/OL].(2016-05-03). http://www.bjstats.gov.cn/bwtt/201605/t20160505_348965.html.
[5]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交通运行分析报告(2015年)[R].2016年1月.
[6]樊杰,周侃,陈东.环渤海-京津冀-首都(圈)空间格局的合理组织[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1):70-79.
[7]北京市环境保护局.2015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R].2016年4月.
[8]朴光玄.首尔都市圈管制政策创新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