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区外延式城镇化模式亟需规范和转型
第二,避免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重视部分城市举债“大造新城,滥建新区”所带来的债务风险问题。资金问题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分税制”改革后,受限于地方政府财力与事权的不匹配,土地出让金成为地方政府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审计署2013年的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2年底,11个省级、316个市级、1 396个县级政府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偿还的债务余额达到34 865.24亿元,占总债务余额的37.23%。建设新城的资金需求量大,仅靠财政收入难以满足资金需求,部分地方政府债台高筑,依赖“举债建设新城—提升土地价格—卖地还债”的形式进行城镇化建设。根据财政部公布的《2014年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地方政府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26万亿元,同比增长3.2%,与2014年预算报告相比增长17%。新城区的建设推动了土地升值,增加了地方政府收入,也使其更加热衷于造城运动。随着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和土地财政的不可持续,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增大,债务风险也随之增加。为此,要提高民间资本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参与度,缓解地方政府的资金难题,并通过促进地方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避免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创新城镇化投融资机制,通过PPP模式、发行城镇建设债券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新城区建设,改变新城区建设高度依赖土地出让金的局面。通过深化财税体制的改革,构建城市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城市财政体制,完善各级政府支出责任划分,相应调整收入划分,避免城市政府过度依赖“土地红利”的偏向。积极推行“扁平化”的财政体制改革,创新财政管理体制和方式,继续在省以下启动和推动“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改变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症”[12]。充分关注新城区建设的债务风险问题,改变原有的“举债建城,卖地还债”开发模式,完善预算制度,构建相应的风险防控机制和偿债机制。
第三,提升新城区的产业集聚能力,改变中心城区向新城区产业疏散进程相对落后、“鬼城”“空城”“睡城”问题频发的现状。据测算,按照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之比低于0.5或稍微高于0.5这一“鬼城指数”,中国未来可能会出现近50座“鬼城”[13]。产业基础不足、就业机会少是影响新城区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前,大量新城区在建设过程中,产业发展条件不足,难以承接中心城区或其他地区转移的产业。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发展综合评估研究报告》显示,2000年至2010年,人口分布呈现出由中心城区向外围郊区的疏解,但产业活动并未呈现疏解趋势。城市发展新区产业集聚能力不足,人口-产业分布的失衡程度有所增加。人口疏散与产业疏散进程的不统一,新城区逐渐变为“睡城”,使新城区居民的通勤时间和出行成本大大增加。为此,要将产业“外引”和“内生”相结合,人口疏散与产业疏散相结合,以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避免新城变“空城”“睡城”。实践经验表明,稳定的就业是城市吸引外来人口和留住本地人口的根本方式[14]。发展新城区,必须夯实新城区的产业基础,以产业发展聚集人气,避免新市民变游民、新城变空城。具体而言,一要防止城镇化被“房地产化”,重视产业间的合理分布和协调发展,通过利用新城区的资源、区位等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夯实新城区发展的产业基础。二要完善新城区产业发展环境,包括产业园区规划、基础设施等“硬”环境,以及税收优惠、行政效率提升、城市生态绿化等“软”环境,提升新城区承接中心城区产业转移的能力,将中心城区的人口疏散与产业疏散相结合,推进新城区人口与产业的平衡。三要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升转移人口在新城区的就业质量。进一步通过简政放权、税收激励等政策鼓励创业创新,以创业带动就业,使转移人口在新城区能够“留得住”。
第四,提高新城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加强新城区的“软件”和“硬件”建设,提升新城区对人口的吸引力。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低是导致新城区吸引力不足的重要原因。转移人口在新城区稳定下来并实现市民化,需要对其提供就业、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这就对新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研究显示,大中城市新区的建设中普遍存在公共服务设施、公益事业设施的布局不够合理、配套不够完善的问题。大中城市的医疗和教育等优质服务资源基本配置在老城区[15],影响了新城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便利度,不利于转移人口在新城区安居乐业。为此,要提升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完善新城功能,促进新城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加快转移人口在新城区的市民化。新城区区别于开发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开发区以生产功能为主,而新城区则更加重视居住功能和服务功能。在建设新城区的过程中,要统筹新旧城区功能定位,加强新城区中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规划。要优化新旧城区的公共资源配置,合理布局医院、学校、文化活动中心等各类公共工程设施,实现新旧城区协调发展。要加强对现有开发区功能的改造,促进单一以生产功能为主向生产生活等综合功能转型。除此以外,也要注重新城区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通过居住证等制度,扩大公共服务在新城区人口中的覆盖范围,提升新城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推进新城区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第五,新城区征地拆迁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失地农民,要加快推进货币补偿与社保安置、就业安置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征地补偿模式,妥善处理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问题。在过去几十年中,城镇化进程以外延扩张为主,农村集体土地被大规模征收,产生了大量失地农民。《2011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大约有4 000万至5 000万失地农民,且仍以每年约300万人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30年,中国失地农民将达到1.1亿人左右。报告还指出,有60%失地农民生活困难,有81%的失地农民担忧未来生活,其中担忧养老的占72.8%、经济来源占63%、医疗占52.6%。长期以来,征地补偿以一次性货币补偿为主,补偿手段单一,更有部分农民被征地后乍富,产生好逸恶劳、赌博或奢侈消费等行为,将补偿款迅速挥霍一空。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安置和长期发展问题,除了要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调整征地补偿标准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实行货币补偿与社保安置、就业安置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征地补偿模式,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妥善安置问题。要推进以“土地换社保”的做法,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大就业安置力度,丰富就业安置手段,避免被征地农民“失地又失业”,并通过鼓励被征地农民参与职业教育培训,提升被征地农民的非农就业能力。
三、《新城区战略与路径》评析
新城区如何有效地规划建设,新城区外延式城镇化模式如何规范和转型?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从事城市建设、主持过德州市新城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多年的邵自升同志,撰写了《新城区战略与路径——推进城镇化的重大问题研究》一书。这是一部具有一定理论性和创新性的新城区研究著作,是一部来自实践、融接地气、具有可操作性的城镇化著作。《新城区战略与路径》在总结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新城区发展的实际,从分析古今中外新城区发展的历程开始,把理论分析与实践案例相结合,从战略研究、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管理体制、投资融资、政策、文化、类型等十一个方面,全面地论述新城区发展的思路、实施步骤、推进措施,为新城区发展提供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全景,设置了一套完整的行动路线图,以确保新城区发展的预见性、科学性。
首先,《新城区战略与路径》开辟了新城区研究的新领域。新城区如何做好目标、选址、功能、规模、特色定位,这是新城区发展应当首先需要解决的重大事项,也是由于人们忽视这个方面以致造成一些“空城”“死城”“睡城”的主要症结所在。《新城区战略与路径》把战略研究放在首位,为此专门开辟了“战略篇”,开宗明义“规划建设新城区,第一位是进行战略研究,在宏观、整体上把握新城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指出战略研究就是顶层设计,战略研究的重点是新城区规划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基本定位、发展步骤和土地、投资等问题。在战略定位中,分为目标定位、选址定位、功能定位、规模定位、特色定位等五个方面。在特色定位中,又分为产业特色、空间特色、景观特色等。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证了战略研究的重点、主体、方法和确保战略贯彻实施等内容。这样,使从事新城区规划建设的人们,能够站在战略的高度,全面认识新城区,正确研究新城区,科学推进新城区发展。本书作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新城区文化建设要留住历史、延续文脉,突出地域、彰显特色,照应老城、相得益彰,善于借鉴、融合创新,以人为本、塑造精神。
其次,《新城区战略与路径》提出了新城区的各种新形态发展的一些新观点。新城、新区、新城区、类新城,在对这个城市新态的概念运用上,从1898年英国埃比尼泽·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首次使用“新城”一词,到1990年上海成立浦东新区使用“新区”,基本同样是城市的新建区域,名词一直不同,或者说被滥用。《新城区战略与路径》在分析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为了表达的意思更准确、包含的范围更全面,指导工作更实际,还是使用新城区概念更好一些,并且对新城区概念进行了全面表述和严格界定。在城镇化发展的速度把握上,作者指出,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地域辽阔,各地情况差异很大,城镇化是个多元化、渐进式的过程,要总结、吸取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急不得,也慢不得,还是积极稳妥为好。在新城区规划设计篇中,作者突破就空间论规划、就建筑讲设计的惯性思维定势,提出新城区规划设计的四大法则、十大因素,明确提出规划是政治、经济是规划的基础、人是规划的核心、生态问题极为迫切。面对全国各种不同形式的新城区,作者分析了当今新城区的发展状况,提出新城区有十个方面的类型,并且对这些类型均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这在过去新城区的研究资料中是很少涉及的。空港新城区、高铁新城区是新城区新的形态,这方面的理论成果比较少,本书在这方面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探讨。
同时,对中国推进城镇化道路进行了大胆认真探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理论见解。《新城区战略与路径》通过分析论证,提出中国城镇化的推进模式、发展道路,从规模结构上应当是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镇这三种形态,从空间结构上应当是现有城市改造拓展、新城区新建发展、小城镇扩大提升这三种形式。同时,提出发展大的城市群和城市带,实施已有城市的连体战略。在乡镇驻地、二三产业发展快的地方,规划建设一些小城镇,形成一定规模、档次的小城市,实施“撤镇设市”。这些研究有独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本书作者对一些理论性、专业性比较强、实际工作中需要认真把握的地方,把一些繁杂的理论浓缩为一些简单的程式,或者列成一些图表,尽可能地简便易懂、一目了然。如在规划设计篇章后,编写了新城区技术路线图。在建设开发篇中,专门总结了一些工作时序。理论是要接地气要落地的,新城区研究要贴近当代中国实际,指导发展实践。在规划设计篇章中,首先言明规划是政府调控发展与建设的重要手段。立足中国实际,对新城区管理体制、基本政策,都作了实事求是的论述。对当代中国时兴的城市综合体、大社区规划建设等方面,专门辟出章节进行研究。对正在兴起的城市运营商,也作了分析和论述。总之,本书尽可能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回答新城区实践的呼唤,做到贴近实际,有用管用。用丰富理论的营养,滋补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新城区实践。
参考文献:
[1]吴学安.城市不可缺少记忆[N].法制日报,2012-09-08.
[2]成思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赖三个“外转内”[N].经济参考报,2013-01-28.
[3]厉以宁.中国式的城镇化道路:老城区+新城区+农村新社区[N].光明日报,2012-12-16.
[4]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2(7):83-100.
[5]邵自升.新城区战略与路径[M].中国城市出版社,2013.
[6]李铁.新城新区建设债务问题严重[N].证券时报,2015-01-22.
[7]梅联华.对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1(1):56-60.
[8]辜胜阻,李睿.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J].中国金融,2013(8):17-19.
[9]辜胜阻,刘江日,李洪斌.中国城镇化的转型方向和配套改革[J].中国人口科学,2013(3):2-9.
[10]周慧兰,曹理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战略[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09-17.
[11]辜胜阻,刘江日,郑超.中国城镇化要向绿色发展转型[N].中国经济时报,2013-08-12.
[12]辜胜阻,杨威.反思当前城镇化发展中的五种偏向[J].中国人口科学,2012(3):2-8.
[13]宿小庆.媒体发布中国鬼城排行榜:未来将现近50座鬼城[N].投资时报,2014-10-12.
[14]辜胜阻,李睿,曹誉波.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二维路径选择——以户籍改革为视角[J].中国人口科学,2014(5):2-10.
[15]贾存真,王莹,贺桐.上学看病都麻烦 城市新区服务设施应优先[EB/OL].新华网,2015-03-11.http://www.sn.xinhuanet.com/2015-03/11/c_11145951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