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理工类论文 > 农业论文 > 正文阅读资讯:研究花溪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研究花溪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未知[来源:本站整理]| 打印 | 关闭 ]

摘要:通过对花溪区少数民族乡、村调研,查阅相关农业生产资料,总结分析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并提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对策;贵州花溪
  
  花溪区位于黔中腹地,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地总面积957.6 km2,耕地面积11 849 hm2。花溪区为多民族杂居地区,区辖3个办事处2个镇9个乡,其中少数民族乡5个。全区总人口32.4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1.59万人,占34.38%,有苗、汉、布依等38个民族[1]。近年来,花溪区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建设“经济强县”、建设“大贵阳”的发展机遇,坚持生态区、旅游区、文化区的发展定位,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转型,全面推进花溪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1现状
  1.1经济指标
  2009年花溪区生产总值632 59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 712万元,第二产业272 989万元,第三产业290 896万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86∶43.16∶45.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 50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 821元,其中,少数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 368元。
  1.2基础设施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项目建设为纽带,在少数民族地区建成耕道73 km、耕作便道46 km、串户路改造267 km、蔬菜病虫测报站1个、蔬菜产地批发市场1个、蔬菜育苗中心1个、农残检测站5个、钢架蔬菜大棚200个;修建沼气池7 636口;改灶7 636套;圈舍改造10 000 m2。
  1.3产业指标
  1.3.1良种推广率。“两杂”良种推广率90.8%。
  1.3.2粮食产量。粮食产量2.6万t,粮食基本自给。
  1.3.3蔬菜产量。年蔬菜播面0.25万hm2(次),年蔬菜总产量达4.8万t,外销蔬菜1.1万t。
  1.3.4畜牧业。2009年生猪出栏52 731头、牛3 557头、羊1 557只、禽550 955只;大牲畜存栏26 261头(匹)、猪42 822头、家禽305 162只;肉类总产量4 312 t、禽蛋产量856 t。
  1.4农村劳动力资源
  农村劳动力53 81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20 901万人,初中以上(含初中)6 144人,占第一产业人数的29.4%。
  2 问题
  2.1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
  一是急于求成,计划多、口号多,工作落实少;二是缺乏长远规划或有规划而未很好地实施,呈现点多、规模小、亮点少的现象。
  2.2信息和技术服务组织活力不够
  在信息和技术服务方面明显滞后,尤其偏远的少数民族村寨产前、产中服务跟不上,仓储、运输、销售环节等服务的滞后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2.3投入不足,影响了农业发展进程
  一是由于地方财力不足,导致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缓慢,无法完全满足项目建设和生产的需要;二是缺乏科学合理的统一规划,没有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到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中;三是农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不大,无法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
  2.4农民文化素质总体不高,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到位率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主要经济收来源于外出务工。同时,当前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一定文化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多为老、弱或半文盲人员,自身文化素质和传统观念给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带来了一定影响。
 3对策
  3.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发展特色农业
  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因此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明确指导思想、原则、发展目标、建设任务和具体措施,结合少数民族地区民风民情,制定出长远的、切实可行的宏观规划,而且要制定出层次分明、区域性强、纵向衔接、横向协调、生产力布局和生产要素配置优化组合的实施方案,指导实践。要认真、全面、深入地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资源条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立足优势,因地制宜选准方向和重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2]。
  3.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好结构调整必需平台
  必须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积极组织资金,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水、电、路、气、房方面的投入,改善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建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需平台,抓好后续监督管理,注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效益开发,为农业项目实施,增加农民收入奠定基础[3]。
  3.3选好农业项目,培育龙头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