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2)在项目BIM应用中,采用国内外BIM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现场BIM工程师与甲方设计、施工人员紧密合作,国内BIM团队时时给予技术支持,达到了良好的合作效果,形成了成熟的合作
方式。
(3)通过项目BIM应用,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更高的BIM技术和更先进的设计理念,提高了整体BIM团队技术实力,为以后更多的BIM应用做好了技术储备和铺垫。
在我们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模式:项目BIM所采用的工作模式是:设计师用二维CAD工具画图,然后BIM人员根据二维图纸建立三维模型,这样相当于花费了2倍甚至更多的绘图时间。如果所有设计师都能直接使用三维工具进行设计、绘图,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这就需要在项目准备阶段投入大量精力和经费在准备硬件设施、人员培训上,这也是BIM在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2)反应速度:毛求项目边设计边施工的模式给所有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尤其是BIM工程师,高频率的设计图纸更改,要求BIM不断地更新模型,进行新一轮的碰撞检查等工作。然而,国内外交流起来困难重重,文件传输异常缓慢,
这都给BIM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很大的阻碍。
(3)培训方面:关于BIM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在施工阶段根本没有时间对设计师、施工指导员进行及时、有效的培训,造成至今部分人员对BIM仍然只是了解很少的皮毛,他们不知道BIM的目标、价值和障碍,这往往造成工作中对BIM的一些误解和提出一些很难达到的要求。设计师们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修改图面等简单、重复劳动上,而不是将更多精力放在技术应用上。在需要浏览三维模型时,对BIM现场工程师有很重的依赖性,设计师无法自主操作,既影响工作效率,也浪费双方的
时间。
5 结语
从CAD到BIM应用,使得设计信息具备生命力,而且真正贯穿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建筑信息可以发挥其所有价值,BIM给工程建设领域带来了一场重大的变革。在该项目试点中,BIM在单位内部得到了领导和员工的一致认同,这一技术展示出它更加璀璨的光芒和无穷的力量,为我局实现“为人类建设美好的生存空间是我们”的企业使命提供强大的助力。
参考文献
[1] Sieminski,J. Liability and BIM: Identifying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AIA Columns,2007:25-28.
[2] Wilson W S.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andchanging construction pr
方式。
(3)通过项目BIM应用,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更高的BIM技术和更先进的设计理念,提高了整体BIM团队技术实力,为以后更多的BIM应用做好了技术储备和铺垫。
在我们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模式:项目BIM所采用的工作模式是:设计师用二维CAD工具画图,然后BIM人员根据二维图纸建立三维模型,这样相当于花费了2倍甚至更多的绘图时间。如果所有设计师都能直接使用三维工具进行设计、绘图,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这就需要在项目准备阶段投入大量精力和经费在准备硬件设施、人员培训上,这也是BIM在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2)反应速度:毛求项目边设计边施工的模式给所有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尤其是BIM工程师,高频率的设计图纸更改,要求BIM不断地更新模型,进行新一轮的碰撞检查等工作。然而,国内外交流起来困难重重,文件传输异常缓慢,
这都给BIM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很大的阻碍。
(3)培训方面:关于BIM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在施工阶段根本没有时间对设计师、施工指导员进行及时、有效的培训,造成至今部分人员对BIM仍然只是了解很少的皮毛,他们不知道BIM的目标、价值和障碍,这往往造成工作中对BIM的一些误解和提出一些很难达到的要求。设计师们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修改图面等简单、重复劳动上,而不是将更多精力放在技术应用上。在需要浏览三维模型时,对BIM现场工程师有很重的依赖性,设计师无法自主操作,既影响工作效率,也浪费双方的
时间。
5 结语
从CAD到BIM应用,使得设计信息具备生命力,而且真正贯穿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建筑信息可以发挥其所有价值,BIM给工程建设领域带来了一场重大的变革。在该项目试点中,BIM在单位内部得到了领导和员工的一致认同,这一技术展示出它更加璀璨的光芒和无穷的力量,为我局实现“为人类建设美好的生存空间是我们”的企业使命提供强大的助力。
参考文献
[1] Sieminski,J. Liability and BIM: Identifying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AIA Columns,2007:25-28.
[2] Wilson W S.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andchanging construction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