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河线防雷问题及其技术改造
表1 枫河线各年度雷击故障统计表
年度 | 1975 | 1976 | 1977 | 1978 | 1979 | 1980 |
雷击故障/次 雷暴日/d |
5 — |
3 — |
1 — |
3 — |
0 — |
0 — |
年度 | 1981 | 1982 | 1983 | 1984 | 1985 | 1986 |
雷击故障/次 雷暴日/d |
2 75 |
2 86 |
3 112 |
1 72 |
2 75 |
0 62 |
年度 | 1987 | 1988 | 1989 | 1990 | 1991 | 1992 |
雷击故障/次 雷暴日/d |
4 68 |
0 64 |
0 52 |
0 53 |
0 50 |
1 83 |
年度 | 1993 | 1994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雷击故障/次 雷暴日/d |
0 — |
1 — |
3 — |
0 — |
0 105 |
0 — |
表2 枫河线杆塔雷击故障次数统计表
杆号 | 3 | 5 | 26 | 33 | 80 | 88 | 92 |
雷击故障/次 | 1 | 1 | 2 | 1 | 1 | 1 | 1 |
杆号 | 93 | 94 | 98 | 99 | 100 | 102 | 103 |
雷击故障/次 | 1 | 1 | 1 | 1 | 1 | 1 | 3 |
杆号 | 104 | 106 | 113 | 120 | 122 | 123 | 134 |
雷击故障/次 | 1 | 4 | 2 | 1 | 1 | 1 | 1 |
杆号 | 138 | 140 | 217 | 218 | 224 | 226 | 260 |
雷击故障/次 | 1 | 1 | 2 | 1 | 1 | 1 | 1 |
杆号 | 261 | 293 | 302 | ||||
雷击故障/次 | 1 | 1 | 1 |
2.2 卓峰山段防雷综合改造
枫河线卓峰山段是从枫河线97号杆起,至110号杆止,线长约5 km,雷击故障情况见表2。在1981年进行双避雷线改造后,这段线路的雷击问题还相当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它的所有杆塔均处于高程320~380 m的山顶或山腰上,线路基本是布置在山上或跨越山谷,地形条件复杂,雷电活动相当频繁并容易产生畸变;杆塔所处位置地质条件较差,降低杆塔接地冲击电阻比较困难而使它的耐雷水平较低。因此,在1988年底对卓峰山段再次进行了防雷改造。这次改造主要是在其中6基杆塔顶部加装半导体消雷器,并将杆塔接地网加降阻剂进行降低接地电阻。从改造前后基本相同运行条件(从1981年至1995年)的运行记录来看,它的雷击故障率由改造前的7.5次/(102 km.a)仅下降至5.7次/(102 km.a),其中在1992年3月21日104号杆受雷击时,虽然线路重合成功,但这次雷击造成安装在该杆上的半导体消雷器损坏。在1995年全线杆塔接地网开挖检查改造时发现,这些使用了降阻剂的地网接地体腐蚀严重,说明这次改造还是没有达到理想效果。
2.3 杆塔接地网改造
由于枫河线的杆塔接地网在建设时使用的材料质量差、截面小和埋设深度不够等原因,接地电阻值长期以来偏大,特别是经历了多年的运行,大部分接地体锈蚀严重,降低了线路的耐雷水平。因此在1995年和1996年分2期对全线所有杆塔接地网进行改造,使所有地网的接地电阻值大幅度降低,从而使线路的耐雷水平从理论上得到大大提高,在改造后的3个雷雨年度里未发生过雷击故障。这次改造是很成功的,也说明了降低地网接地电阻是防雷最有效的措施。
3 结论
a)枫河线24 a的运行记录表明,单避雷线是不能满足它的防雷保护要求的,仅靠双避雷线也不能完全满足处于高山大岭上的输电线路的防雷要求。
b)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是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最有效的措施,而且它比其它措施更节省资金,便于维护。
c)枫河线上使用的半导体消雷器的性能和质量不能达到预期要求,不能完全依靠它来保护线路,但也未给线路带来不良后果。
d)对地势较高位置突显以及前后档距较大的杆塔,应特别加强它们的防雷保护。
e)选择线路路径时,尽可能避开雷电多发区或对防雷不利的地方;对多雷易击的杆塔的接地网,不能简单地仅满足根据土壤电阻率计算出来的电阻值,而应设法尽量降低其接地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