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学科教育 > 正文阅读资讯: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和学生兴趣的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和学生兴趣的培养

[作者:未知[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概念、理论、方法等,会有各种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会感到满意、愉快;学习失败时,则会感到痛苦、恐惧等;遇到新奇的问题,会产生惊讶和欣慰。虽然这种情感不直接参与数学的认知活动,但对数学学习起着推动、调节等作用。因此,重视情感教育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良好而健康的个性品质与修养,意志坚定,愉快学习,才能很好地激发和培养出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
        一、关爱学生,融洽师生感情,渗透关爱。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很容易在学生中形成固板、严厉的印象,如果学生感觉老师可怕,就很难喜欢他上的课,因此,数学教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可能的话,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和力,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特别是在较高年级,常常会产生一些后进生,对他们的态度,教师尤其不能动辄训斥,应该循循善诱,特别注意爱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经常运用表扬、奖励的手段鼓励学生,特别是那些基础较差成绩落后的学生,只要有进步,那怕是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表扬,这样才能使他们从怕上数学课直至爱上数学课,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重视课堂的情感渲染,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上进心。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的整体功能决定了课堂活动为双边活动。在数学教学更应重视学生心理特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对回答正确的,要及时予以肯定,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对回答错误的要以耐心、平和的态度纠正其错误,让学生懂得自己的观点讲出来,让大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充分说理,取长补短,印象就深刻了。同时,课堂上设疑要注意技巧,因人设疑,让那些学习差的学生也能享受“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乐趣,使他们在情感上感受到老师并没有歧视他们,只要努力,自己也可以啃下数学这块难啃的骨头,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一般说来,如果学生把数学学习取得的成功归功于内部因素,则会使他们感到兴奋、自豪、和充满信心。这些情绪反应将促使他们作出更大的努力,增强学习的动力。
        三、适时渗入数学史料,强化情感教育,提高解题能力
        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而又逻辑性十分强的学科,然而它又是十分生活化的学科。教学中除应注重其严谨性,掌握比较详实的数学史料外,同时还要把握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将数学史料适时溶于教学中,用生动的事例及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聚精会神了解知识来龙去脉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被数学家那种大胆探索、不断开拓的精神所感染,被数学家们那种坚持不懈的工作热情所感动,从而加强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进意志的培养和良好性格的形成。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