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跨境电商人才职业素养培育研究
而存在传递温差。跨境电商人才的显、隐性职业素养之间不仅同频共振性强,而且更注重传统定义上的隐性职业素养。数字经济时代跨境电商行业的技术迭代加速、市场竞争激烈和个******需求旺盛等新趋势,催生新时代跨境电商人才职业素养的新标准新要求。
(二)数字经济时代跨境电商人才职业素养新要求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跨越時空、智能服务等独特优势促进了商品贸易的数字化与全球化,引发数字经济时代跨境电商人才的职业素养“新四力”要求,即要具备商务自觉力、文化自信力、匠心专注力和创新创造力。一要养成主动应对市场变化的商务自觉力。商务自觉力是指个体对跨境贸易流程各环节、包括对商品的评估能力,了解业务流程或商品来历、形成过程、所具备特点和未来趋势,是加强商务自主性,主动适应未来数字贸易新市场、新政策环境变化的成长性能力。二要增强商品贸易的文化自信力。跨境电商业务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各国文化随着商品贸易而交流互鉴情况,在坚定中华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提高对他国文化辨识力和包容力,养成文化作为商品灵魂的价值挖掘并增值意识,是提升跨境电商人才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三要培育电商业务独特的匠心专注力。电商领域特有的工匠精神,体现为在从事跨境电商业务中能静下心、细揣摩、谙其道、做功课的做事意识等品质。要求电商人才具备敬业守道、专业专注、协作共赢、精益求精等职业能力与职业品格。四要培养创新创造力。培养大学生发掘和创新商务资源意识、提升商务品质的能力,在跨境电商各领域业务活动中注重理念更新、技术革新和商务模式创新,进而创造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增强从事跨境电商职业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
二、目前高职跨境电商人才职业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教育的理念有偏离
高职跨境电商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从事跨境电商相关岗位的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但高职院校在实施专业教育上形成一定程度的理念偏差。一是存在“技能至上”思维,由于高职教育学制相对较短、生源素质相对弱等因素,在长期的专业教育中主要突出了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二是存在以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作为任务驱动的惯性思维,主要源于知识技能有指向性强、易量化评价的优势,而素质教育有短期成果难显又难量化的问题。三是存在课程模块化割裂的条块思维,在课程设置与教育教学中将素质教育嵌入专业教育有操作难、融合难、评价难现象,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实施策略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