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管理类论文 > 工商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教练技术对提升辅导员工作能力的应用研究

教练技术对提升辅导员工作能力的应用研究

[作者:沙军 周蓉[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2.注重个体能力培养计划制定,为辅导员工作能力培养提供科学依据。在提升辅导员工作能力过程中,为其制定一份行之有效的个体能力培养计划是必不可少的。首先,确认问题、快速转移。帮助辅导员突破自己原有的思维局限,进而打开辅导员的思维空间,找到更多实现目标的路径。在这一环节,主要通过有步骤地举例引导、换角度提示、引领联想等教练技术方法改变辅导员原有的封闭思考模式和固有工作思路。其次,深挖资源、寻找路径。教练要协助被教练者充分挖掘周围以及自身可利用的所有资源。此阶段的重心在于寻找并获得能够实现目标的高效途径。最后,确定实现目标的计划与步骤。一份有效的教练计划需要包括“目标、行动、成果”几个最基本的要素。学校可以就辅导员个体能力发展的具体现状与其商讨,更改细节并完善培养计划,为辅导员提供一份适合其个性发展及能力提升的训练思路及方案。
3.构建立体化培训模式,为辅导员工作能力提升拓展训练空间。一是开展定期能力强化训练。在建立了个体能力培养计划后,学校要注重对辅导员工作技能的实际强化训练。教练技术起源于体育领域,是一种重复性极高、不断挑战极限的训练,而技能训练同样如此,只有通过基本的强化练习,才能不断激发内在能量。例如,对于想提高书面写作技能的辅导员,可以通过每周提交一篇新闻宣传稿的方式提升其文字组织能力;对于想提升班级建设能力的辅导员,可以通过定期拟定班级工作计划、召开班会、组织团日活动等来提升该方面的能力。二是组织现场模拟演练。在辅导员能力培养过程中,高校要挖掘适当的资源及平台,通过实践演练、团队拓展等方式,让辅导员能够对训练内容进行适时的展示是很有必要的。
4.建立多方位反馈评价机制,为辅导员工作能力改进保驾护航。一是高校要建立并完善科学的辅导员工作能力考评机制。根据辅导员工作能力发展阶段,实行分类考核、分类指导。既要做到奖惩结合,实施责任激励;也要注重发展性,实施目标激励。二是客观全面地制定能力评价指标。唯有综合上级评价、同级评价、学生评价等多维度的评价,方能确保公平公正,使评价结果具备可信性。三是尽可能使评估指标得以量化,这也是确保评估效果科学性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指标设置过程中,要尽量用数据体现结果,从而更为直观、有效地测评出辅导员工作能力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陈羽天.企业教练技术[J].经营与管理,2007,(7).
[2]朱红,闫广芬.基于教练技术的大学生生涯辅导模式建构与应用[J].高校教育管理,2012,(2).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