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产业转移协作的实现机制探讨
二、产业对接的开放协作机制
事实上,如果从当前情况看,京津冀产业转移协作的领域并没有像有些专家预想的那么多,产业对接形式也比较单一。反过来,京津冀产业转移协作不应该停留于现有产业存量调整,而应该寻找途径争取更大的合作增量。只有产业合作增量做大了,京津冀三地各方利益才能兼顾得到。同时,京津冀产业转移协作做大产业增量是一件“一石击多鸟”的事情,既有利于解决北京市产业远距离配套的问题,也有利于解决天津产业基地壮大发展和河北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可取的方案是,以北京市高端产业为引领,带动产业链相关环节就近配套,特别是吸引那些与北京市产业链联系紧密、但现在布局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配套企业到京外周边地区投资设厂,进而带动京外周边地区相关产业发展。据统计,2015年,中关村科技园海淀园企业到江苏、广东、上海、河北的投资额分别为76.86亿元、46.6亿元、40.22亿元、18.78亿元,这组数据表明长三角和珠三角仍是中关村科技型企业对外投资的重点地区,津、冀的区位优势却没有发挥出来。目前,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在京外设立各类分支机构超过6 000家,集中分布在广东、上海、四川、江苏等省(市),这些分支机构基本都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企业的产业链延伸型子公司或关联配套的子公司,这些企业回迁至京津冀地区布点的可能性较大。如果京津冀投资环境出现明显改善,它们极有可能“北上”。
除了吸引外地关联配套企业“回归”之外,京津冀地区科技型企业具有开放型的产业生态,可以通过开放式供应链体系引入外协企业直接参与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分工协作。以小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作为科技型企业代表,专注于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而将生产制造委托专业代工企业负责,类似的现象广泛存在于智能硬件、共享平台等领域的科技型企业。换言之,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先进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传统制造业布局与组织模式可能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基于互联网思维和契约规则、把市场、用户、研发设计企业、生产制造企业、平台运营方和网络基础设施提供方有效串联起来,进而形成厂商与用户无缝对接、市场反应快、个性化定制与规模化应用兼具的开放式协作网络,是京津冀探索产业开放协作的升级版。这种分工组织形式是建立在网络协同机制的基礎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