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媒崛起下的舆论环境与应对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论坛、博客、社区、微博、微信等各种新的网络传媒运用与普及率越来越高,本文探讨了网络媒体的崛起对舆论环境带来的改变,并从政府、传统媒体、网站、网民四个角度探讨应如何面对当前的舆论环境。
关键词:网络传媒;舆论环境;监管;舆论引导
一、网络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4年6月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的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4年6月底,中国的网民人数6.32亿,互联网普及率46.9%,6亿网民中手机网民达 5.27亿,从年龄、学历构成、职业、收入上看,网民群体中10—29岁的网民占总数的55.2%,初中到高中学历的网民占总数的67.2%,49.4%的网民收入在2000元以下,网民总体来说比较年轻,学历、收入不高,导致网上的声音理性程度不够,建设性参与不足。
而从网络传媒的用户数与使用率方面来看,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6月末,即时通信用户5.64亿,使用率89.3%,博客/个人空间用户数4.44亿,使用率70.3%,微博用户2.75亿,使用率43.6%,论坛/BBS用户1.24亿,使用率19.6%传媒所拥有的用户数[]与使用率不断攀升,给当前的舆论环境带来了明显的改变。
二、网络传媒崛起背景下的舆论环境
(一)舆论生成的主体和载体多元化
网络传媒出现前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红旗杂志》决定着中国老百姓的关注热点,关注话题,随着博客、论坛、微博等现代网络传媒的崛起与应用,每个人在成为信息接受者的同时也成为信息传播者,新闻的制造者,形成舆论生成主体和载体更加多元化的局面。
(二)两个舆论场并存
1956年中国完成对新闻媒体的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后,中国的社会议题设置权利一直定位于党和政府,传统意义上官方的舆论场,以中宣部为中枢神经,以官方媒体做为载体,从上到下传播党中央的一个声音。而论坛、博客、微博等WEB2.0下交互式的现代网络传媒形式出现后,网民用现代网络传媒做为平台,自设议题,形成自下而上的民间的舆论场。整个中国社会的关注点、社会注意力由最初大一统的官方舆论场为主体到目前两个舆论场各占50%,并且民间舆论场的议题设置比例还在不断增涨。
(三)挑战舆论引导机制与国家安全
2010年底在北非,在西亚以及阿拉伯国家发生的一系列的以民主经济为主题的反政府活动中,网络传媒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社会动员、信息传播、聚集群众的主要渠道,而分裂势力、邪教势力为主体的非法组织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