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管理类论文 > 工商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贫困山区农业产业发展“短命”现象解析

贫困山区农业产业发展“短命”现象解析

[作者:欧小蓉[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摘 要】在一些贫困山区,工业乏力,主打产业是农业。为了脱贫致富,他们尝试引进多种产业,但在很短时间内不少却以失败告终。是“水土不服”还是其他原因?本文想以石柱县某乡镇为个案,解读贫困山区农业产业“短命”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贫困山区;农业产业;“短命”;解析
  一、问题的引出:石柱县某乡镇发展产业多,但都上演“短命”悲剧?
  近年来,石柱县某乡镇尝试发展过多种农业产业。比如,在2009年,一家食品公司与农户签定合同发展肉兔产业。当时肉兔产业市场行情不错,该公司承诺肉兔收购保护价为6元/斤。为了克服资金瓶颈,由该食品公司担保,每个农户向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贷款2万元,款项用于购买种兔和笼子。刚开始的两年,效益较好。部分农户看到发展势头良好,再次贷款扩大规模,喂养的肉兔多达300只。但好景不长,两年以后受市场的影响,销售价格一路走低。那家食品公司不再收购,项目以失败告终。发展数量少的农户亏的钱少,发展数量多的农户亏的大了,农户怨气较大。之后的3年中,该乡镇曾引进种植金银花、金荞麦、山厂子等中药材作物,也发展过柑桔、梨子、白果等,项目不少,但都以失败告终。农民务农的积极性严重受挫,他们无所适从,感到非常茫然,对传统的“勤劳致富观”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令人寒心的是,这样的例子在该县其他乡镇也一定程度存在,颇具代表性。
  二、贫困山区农业产业发展“短命”的原因分析
  (一)人力资源缺乏,农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以该乡镇为例,辖 3个村,近5000人。因为距离县城较远,交通闭塞,举家外出的占比约为20%。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妇女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比为84.6%,文化程度为文盲或者小学的近90%。这些人囿于传统的耕作方式,观念难以突破。因为文化底子薄,对他们进行提升的空间有限。
  (二)农业产业发展不接“地气”。突出地表现为:一是跟风现象严重,缺乏稳定性。一个地方究竟适合发展什么产业,心理没有底。看到当前什么赚钱就发展什么,等到产业辛辛苦苦发展起来,如果赚不到钱,又赶忙放弃,转向另外的产业,不具有稳定性。二是没有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特色产业。人无我有,人少我多,这样才能显出优势。没有准确定位,不能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
  (三)引进的农业企业问题多。一是个别入驻企业动机不纯。有的企业抓住政府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迫切心理,借农业产业化经营之名,大量套取国家资金。他们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获取了国家项目补助资金,而真正用意不在发展产业上,大部分装进了自己的腰包,农民并没有得到任何实惠。二是缺乏实力。因为地处贫困地区,交通不便、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很多有实力的企业不愿入驻。引进的企业实力单薄,底气不足。三是抗市场风险能力弱。他们获取市场信息的途径有限,不能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的成果准确分析市场走向,控制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四是缺乏诚信。这些小企业唯利是图,效益好就收购,效益不好就撤退。他们不履行合同,违约现象比较普遍。那些老农不懂法律,认为维权花的时间长,成本高,有时就吃哑巴亏。那些小企业见任意违约无任何处罚成本,就更加为所欲为,最终吃亏的是农民。
  (四)政府急功近利,引导出错。一是缺乏具体可操作的产业发展规划。没有把着力点放在这个上面,导致乡镇各自为政,凭自己的想象自由发展。有的乡镇有发展规划,但不具备可操作性。二是错误的政绩观导致有好的产业不能发展。“迅速出成绩”,这种错误的政绩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产业的发展。有的领导明显知道某个产业有发展潜力,但生产周期长,一时半会不能见到成效,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想,竟然选择放弃。有的图一时的政绩,使一些项目草草上马,让那些心术不正的企业钻了空子。三是对发展项目没有进行科学论证。事前没有结合地域特点选择产业,没有认真分析市场行情和风险评估。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引导和管理,没有控制入驻企业的能力。一旦项目失败,群众往往会怪罪政府,政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