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困境和路径研究
大学生互联网+创业阶段。该阶段大学生的创业已经开始和互联网紧密结合。互联网+创业的主要类型有网络销售型、智能服务型和科技项目型创业,主要方向是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工业和互联网+服务业。该阶段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比较高涨,经验逐渐丰富,思想也比较成熟,社会环境支持的氛围得到了改善,创业成功的例子屡见不鲜。第三阶段从2014年至今,属“双创”背景下大学生互联网+创业阶段。该阶段大学生的创业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政府也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大学生自身要创业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同时,创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创业成功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
2 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突出困境
2.1 大学生创业经验欠缺和路径局限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然而,在众多的大学生互联网+创业中大多数并没有获得较大的成功,甚至是失败的。究其原因,从大学生自身来看主要是因为经验欠缺和路径局限。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度虽然很高,但由于高校创业教育资源的相对有限和学生自身对社会的缺乏了解,使得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没有足够的经验。同时,由于对创业项目的认识往往是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使他们在创业路径的选择上也局限在自己所学的专业范围内,不能对市场中较好的创业项目加以识别和挖掘。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要想进一步取得较大的成功,必须走出经验欠缺和路径局限的困境,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和素质,打造创业团队,走出适合自身特点的创业发展道路。
2.2 政府支持的力度仍有不足
2013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35号)文件。文件提出要落实大学生毕业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促进就业公平、进行就业援助和就业帮扶、加强就业服务力度、加强就业指导工作[3]。但是,政府支持的力度仍有不足,特别是相应的资金支持额度和数量还不到位,与大学生实现创业所需资金还有很大差距;政策也不够细化,如鼓励大学生创业和促进就业公平,并没有可以具体执行的操作平台,使其政策很难落实而流于形式。
2.3 创业市场相关制度不够规范且吸引力不足
如今,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还是一种较新的事物,相对而言其市场的相关制度还不够规范[4]。例如,大学生进行互联网创业的进入门槛较低,各种规范还没有制定到位,使得大学生创业的盲目性较大,极大地增加了创业的风险程度;又如大学生创业涉及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尚不完善,使得他们创业中的创新程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