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重庆市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农业供应链金融扶贫研究展望
总之,金融发展的宏观减贫机理主要在于通过扩大金融供给的普惠性和覆盖面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财富增长进而达到普惠性减贫的目的。但是,相关研究对金融发展是否一定会促进减贫还存在争议。虽然存在较大的争议,大多数学者仍然肯定金融发展本身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进而带来贫困人口增收效应,难点在于如何在微观层面防范金融资源的错配,以避免造成“金融扶贫不减贫”的现象。因此,金融实践的具体微观运作成为决定金融发展宏观减贫效果的关键,金融运行的微观减贫机制也成为相关学者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2.金融运行的微观减贫机制
金融运行与贫困减缓之间存在多元主体差异,使得其扶贫机制也相对复杂,带来的减贫效果也存在异质性。卡尔兰等(2014)基于可行能力理论认为,金融扶贫效果不好、信贷资源“嫌贫爱富”主要是由于经济机会的不平等导致贫困人口的信贷需求不足,而并非信贷供给的不匹配[15]。中国的经验证据也表明,贫困人口的有效信贷需求不足是阻碍金融扶贫的重要因素之一(林万龙 等,2012;谢玉梅 等,2016)[16-17],其原因不仅在于贫困人口对生产、生活等的资金投入较少且大多还处于小农经济状态(马晓青 等,2012)[18],还在于金融信贷供给本身存在规模经济效应,使得金融信贷对贫困人口经济发展能力的帮助十分有限(单德朋 等,2016)[19],从而进一步缩小了贫困人口获取金融信贷的经济机会。此外,政府的金融扶贫资金存在多来源和多头管理的问题(Sanchis-Palacio et al,2011)[20],而且扶贫资金挪用风险较高,进而容易造成资金获取上的“精英俘获”(Platteau et al,2014)[21]。
不健全的产权制度、保险制度、信用制度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等导致传统正规金融部门对贫困人口的金融排斥(申云,2016)[1],那么,金融运行的微观减贫机制应是通过金融创新(如微型金融、合作金融、互联网金融等)对贫困人口的生产和生活给予信贷支持,进而减缓贫困。比如,合作金融能够通过合作社内部“熟人圈”化解信贷资源在贫困瞄准上的错配问题。政府的财政和金融扶贫往往存在贫困瞄准错配,导致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瞄准效率不高,但合作金融有利于提高贫困瞄准的准确度进而减少信贷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