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管理类论文 > 行政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2017年度重庆市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农业供应链金融扶贫研究展望

2017年度重庆市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农业供应链金融扶贫研究展望

[作者:申云 张尊帅 贾晋[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源错配(汪三贵 等,2007)[22]。互助性金融和扶贫性金融中的微型金融机构能够较好地发挥金融扶贫的作用(王曙光 等,2011)[23],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正规农村信用社的功能(高杨 等,2013)[24],并能在村庄治理、内外部监督、贫困人口瞄准等方面表现良好。微型金融服务也能有效提高贫困人口收入,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印度尼西亚的乡村信贷、国际社区资助基金会等微观金融模式创新成为反贫困的重要突破(何广文 等,2018)[25]。另外,小额信贷也是低收入人群化解生产性融资需求不足和强化金融减贫效果的重要工具(贺立龙 等,2018)[26]。

但也有研究认为合作金融的资金覆盖面较小且存在一定的“精英俘获”问题,贫困户对互助资金需求不足导致其受益较少,扶贫的效果不太理想(林万龙 等,2012)[16],只能部分改善贫困人口的信贷可得性,属于间歇性而非可持续脱贫之计(Burgess,2005)[27]。由于金融运行本身存在多方利益主体,各利益主体的目标差异将导致金融实践中形成不同的运行模式,而不同的微观金融模式有不同的减贫机制和效果,因此相关研究对金融运行的微观减贫机制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微型金融、合作金融等新型金融运作模式的减贫效果是值得肯定的,其能够有效支持产业发展并助推贫困人口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以及缓解短期生活困境,从而带动贫困人口减贫增收和脱贫致富。

三、金融减贫效应研究综述

在金融扶贫过程中,金融信贷可通过提供生产资金和促进经济增长来直接和间接促进贫困人口减贫增收,从而表现出金融减贫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现有的实证研究大多仅对金融减贫的直接效应或间接效应进行研究,同时,由于实证分析中采用的的研究样本和评估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存在差异。对金融减贫效应进行评估,应根据不同场景、不同政策环境以及不同样本选择适当的方法,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采用工具变量法、双重差分法、断点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法等四种方法。

金融减贫的直接效应主要体现在支持产业发展进而提高贫困人口就业和劳动力要素回报率等方面, 即通过提高贫困人口的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来减缓其贫困(Khan et al,2012)[9]。金融发展通过对资金的优化配置促进穷人享受到金融服务[27-28],解决贫困人口短期在生产或生活上的融资需要,进而促进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朱一鸣 等,2017)[29]、人力资本提升(单德朋 等,2016)[19]以及就业创造(黄英伟 等,2015)[30]等,实现其减贫增收。尤其是农业金融的发展有利于增强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