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区“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
摘 要: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形势日益严峻,且老年人的余寿长时间处于带病生存状态,而现行“医养分离”的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老年人长期的医疗服务需求,构建“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是未来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必然选择。本文对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优势及制约其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老年人;养老模式;社区;“医养结合”
作者简介:(1992—),女,福建泉州人,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叶先宝(1968—),男,福建周宁人,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公共组织行为、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权力。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速度较快。《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止至2014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2亿,占人口总量15.5%,相较2009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了3%。[1]由于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口大幅增加,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趋势越来越显著,而目前有限的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以及彼此相对独立的服务体系已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迫切需要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与养老相结合的服务。对此,2015年11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 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一、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困境
⒈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独木难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大量迁移和家庭结构核心化使得代际分离的居住方式越来越普遍,形成了大量的空巢家庭,这使得老人的养老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一是子女日常照顾弱化。“4-2-1”的核心家庭结构使得青年人面临着赡养老人和抚养下一代的双重压力,这难免会分散子女对老人的照顾程度,老年人一旦遭遇疾病的袭击可能无法获得长期的照料。二是家庭经济支持不足。由于老年人退休后收入减少,加之身体健康状况弱化,其经济负担越来越重,主要依靠政府资助和儿女的经济支持来维持日常生活以及医疗支出。而近年来,尽管子女外出务工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但由于外出打工的成年子女在建房、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经济压力以及风险等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外出家庭成员为父母提供经济支持的能力,[2]所以一些农村老人并没有因此而增加日常经济支持。三是精神慰藉匮乏。老人年迈时也正是子女的事业高峰期,职业流动性的增强使得子女陪伴老人的时间十分有限,分居两地疏离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特别是独居老人,相较于有子女或配偶陪伴的老人而言更容易感受到孤独以至于陷入精神困境。四是老年人医疗护理缺失。人到垂暮之年患病率要大大高于其他任何时期,2013年卫生部调查统计数据显示,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为465.9‰,慢性患病率则高达645.5‰。而子女由于承担过多的生活压力无法为老年人提供长期、专业的医疗护理,加之部分农村老年群体在获得医疗资源方面也存在着困难,这使得各种疾病长期困扰着老年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