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提升产业聚集区经济发展
摘要:在产业聚集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人力资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经济与科技的竞争愈趋激烈的大环境中,要使产业聚集区经济增长方式始终处在一个有序的转轨之中,就必须积极推行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依托型经济增长。
关键词:产业聚集区 人力资源 经济增长
在我国经济增长因素中,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对产业聚集区经济的增长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为更好地支持濮阳市产业聚集区企业发展,服务濮阳市经济发展大局,濮阳市大力加强支持产业聚集区建设政策。通过向产业集聚区企业提供政策帮扶,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企业在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运用政策,快速发展壮大,发挥社会价值,多吸纳安置就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推进人力资源结构优化,以更好的提升产业聚集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人力资源促进产业聚集区经济增长、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从业人力资源的积累
通俗的讲,人力资源是从全部人口中剔除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只有投入到生产中的人力资源,才能创造财富。我国存在着大量潜在的人力资源供给。至2012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704万人,比上年增加284万。有学者估计,我国城市的实际失业率达8.05%左右,城市失业率水平较高。同时我国农业劳动力中实际存在着1亿左右的潜在失业人员,需要从农业领域向外转移。从人力资源数量来说,存在相当于一个大国的人力资源的过剩供给。失业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损失,如果能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充分实现就业,充分实现人力资源的潜在经济价值,将极大的促进经济增长,进而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从业人力资源的数量增加,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最重要的还是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提高劳动者知识技能,增加人力资本含量。
侯亚非(2000)考虑从业人口的人力资本存量,运用人力资本存量模型,N为在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做了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分析。人力资本存量的贡献率比单独使用劳动力人数模型得出的贡献率要高,这实际上反映了隐含在人力资本存量中的劳动力质量投入的贡献。在对比分析中,他将劳动者分为初中及以下组和高中及以上组和文盲半文盲组,用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模型:,其中分别为初中以上、初中和小学、文盲半文盲在业人口的人力资本存量。得到的结论是:固定资本存量和小学及初中劳动力对产出的弹性最大,主要是由于小学和初中劳动力的人数多拉动造成的,想对而言,大学和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对产出的弹性则主要是体现在其较高的受教育年限上。而文盲半文盲劳动力对产出的贡献弹性是负的。
在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日益深化的今天,我们必须放弃劳动力同质的假设,从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即人力资本存量方面考虑劳动投入。侯(2000)利用截面数据分析了分产业的要素投入弹性,得出我国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和建筑业的增长主要是靠固定资本投资和劳动力数量投入带动的,劳动力的素质是低层次上的均一,劳动力数量的过剩抵消了劳动力素质的贡献。劳动力质量的贡献在一产和三产中比较明显。
在人力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聚集区经济模式中,技术型劳动力和专门人才是经济增长所必不可少的,其中后者的作用更为强大。只有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才能实现技术创新,从而推动实现技术经济。东亚国家尤其是亚洲四小龙所创造的“经济奇迹”,主要是通过引进资金与技术和培养本国的技术型劳动力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然而,这种增长缺乏持续的动力,本身经济内部缺乏技术创新是这些国家难以抵御外部环境冲击的根本原因。泡沫经济、开放的市场体系和金融体系所造成的种种弊端和危机,归根结底的原因在于内部经济增长与安全的干涸。
因此,转变产业聚集区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人力资本依托型经济,实现产业聚集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要切实提高从业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注重培养技术型人才和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人力资源的配置方式的影响
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固然对经济增长及其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但人力资源的配置方式在人力资源对经济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与物质资本不同,人力资本的主体是会思维、具有能动性的人。
我国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源极为丰富,如果能有效地配置人力资源,这种配置本身就会有巨大的收益。总的来看,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更倾向于采用政府指令和制定计划的方式配置人力资源,改革开放以后则越来越多地采用市场的方式配置人力资源。
从宏观结构的角度看,大量农民工的流入城市,表现为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的重大变迁。农民工的流入城市并不是政府计划运作的,而是农民工自主的一种选择。
市场配置的结果是将十分有活力的年轻劳动力与资本密集的东部沿海区域相结合、与投资高度密集的城市区域相结合,此种结合的结果,当然会创造较高的效益。
现在,生产要素中劳动力的因素日益重于物的因素,需要通过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健全劳动力市场,真正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从而有效发挥劳动力市场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基础作用,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的基础条件。
产业聚集区内的企业大多属于科技创新型企业,不仅需要人力资源个体的高素质及知识积累作为前提条件,更是人力资源个体在实践中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结果。人力资源的配置模式决定了这种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的程度,也会影响人力资源个体提高自身质量的主动性和信心。有效、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体在生产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实现“人尽其才”,化人力资本为促进集约型增长方式发展的动力,亦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的客观要求。
通过市场配置,人力资源跨地区、跨行业的流动,将引起人力资源结构、劳动力结构的转变,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利用,进而为产业经济的增长提供持久的动力,为实现产业聚集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提供人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