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管理类论文 > 行政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论和谐社会的基础结构及构建关键

论和谐社会的基础结构及构建关键

[作者:未知[来源:论文网]| 打印 | 关闭 ]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保证的规则,即切实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基二,机会平等的规则,即从总体上保证每个社会成员大致相同的基本发展机会;其三,按贡献进行分配的规则,即根据每个社会成员的具体贡献进行有差别的分配;其四,社会调剂的规则,即立足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对一次分配后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调整,使社会成员不断得到由发展带来的利益,进而使社会生活的质量不断有所提高。 
  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确立保证的规则,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坚持使发展的成果惠及绝大多数的社会成员,才能真正提升发展质量,保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认同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第二,确立机会平等和按贡献分配的原则,有利于真正、充分、持续地激发社会活力。只有机会平等,才能保证每一位社会成员能够有一个平等竞争的条件,从而拓展自由创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只有遵循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才能不断提高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第三,确立社会调剂和互惠的规则,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安全运行和良性互动。只有建立起完整、有效的以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为主的社会转移的体系,才能形成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只有建立起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利互惠机制,才能消除或缓解社会若干阶层、各个群体之间的矛盾尖锐化,避免相互之间的恶性互动。
 四、社会治理结构:关键是实现民主与法治 
   
  社会治理就是社会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矛盾及冲突的化解机制及方式。政府、企业、居民是一个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在社会发展中,其最主要的功能应是能有效、快速地调配各类社会资源。市场注重的是效率,但解决不了公平,单重视效率就可能制造很多社会的不和谐,引发冲突。但政府及其公共部门所发挥的作用,则正好是要弥补市场的缺陷,通过公共财政、公共政策及通过公正性来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的和谐。居民是市场消费的主体,又是市场的第一原生主体、第一推动力,也是企业劳动力的供给者和投资主体。居民既是政府服务的对象,又是政府服务的提供 者和评判者。在一个社会中,政府、企业、居民之间以及政府各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居民之间不可能没有矛盾,没有利益冲突,关键是如何协调相互关系、化解其矛盾冲突。 
  现代社会发展经验说明,民主和法治是协调相互关系、化解矛盾冲突、构建和谐社会的两大基石。民主协调通过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互相协商,在考虑到不同利益要求下,求同存异,对主要问题达成共识,使矛盾得到相对的解决;民主政治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环节为不同利益群体反映自己的要求,表达自己的意愿和不满,提供了不同而有效的途径、方式、方法,相应的民主机制也将约束政府依法公正负责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民主之所以能使社会在充满活力和生机中和谐向前发展,更深刻的原因在于它以制度保障了社会成员的平等权利,能够充分发挥民智、尊重民意、凝聚民心、展现民力,从而创造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 
  同时,和谐社会是法治保障的社会,是法治保障的有序社会。法治要求整个国家以及社会生活均依法而治,即管理国家、治理社会,是凭靠法律这种公共权威的普遍、稳定、明确的社会规范,而不是靠任何人格权威,不是靠权力者的威严甚至特权,更不是靠亲情。它要求把法律至上、树立崇高的法制权威作为基本原则;法律是公民行为和政府活动的最终导向,是规制和裁决人的行为的最高标准和终极力量;使每个社会成员都共同受法律的保护和约束,任何人或任何组织都无例外地受领法律的规束以及恩惠,其行为和活动都纳入法制的轨道和范围。因此,法治是社会调整摆脱偶然性、任意性和特权,形成高度稳定有序的秩序与和谐状态的必然要求,以保障和促进政府、企业、居民和睦相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进步。法治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减少矛盾和冲突,而且还在于可以协调不同利益关系,有效地解决矛盾,使已经产生的矛盾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使不和谐的状态归于和谐。 
  胡锦涛同志指出:“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设计图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实现的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需要民主法治的支持,需要以民主法治为基础。 
   
  五、社会道德结构:关键是讲究诚信与友爱 
   
  和谐社会是依赖法律和道德调节社会利益冲突的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是一种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现代信用经济。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诚信与友爱,是各个民族普遍认可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它不仅对促进社会稳定繁荣、倡导人文关怀,导正社会风俗、医治社会精神疾病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加强社会成员的个人道德涵养,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培养有知识、有作为、有关怀、守法纪的一代公民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立国、立业之本,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法宝。讲究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讲究诚信与友爱,首先,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社会公信度。因为政府是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权力性公共群体组织,是社会公共生活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其行为往往具有“榜样”的示范作用;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础。其次,要重视公共服务群体的诚信建设。教育、医疗、律师协会、会计审计等非权力性公共服务性群体组织,虽然不掌握国家权力,但其行为与公众生活的息息相关性,决定了其诚信度将极大地影响社会风气。再次,要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因为企业诚信是市场诚信的主体,它的一举一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风气。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顾客之间的相互信任营造和谐环境,使企业和个人都能得到发展。第四,要加强公民的诚信与友爱教育。诚信与友爱是公民的一种品格,是公民个人的一种无形资产,也是公民道德修养的内在要求,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保障。最后,还要加强诚信友爱制度建设。因为完善的诚信友爱制度是讲究诚信友爱的关键,只有它能引导人们把诚信友爱内化至人们的常规性行为中,使诚信友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尚。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