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和谐党政关系的内涵分析与功能特征
杂多样的领导关系与矛盾,分析其中的特殊性,按领导规律办事,才能实现党的领导目标,让人民当好家,作好主。
(三)和谐党政关系是建立在共同的价值理念和制度共识上的党政关系
和谐是差异性事物的统一,是不同事物相辅相成、共生共长。社会的和谐体现在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协调统一上。党政关系中,政党出自社会,被视为代表社会,是社会的一部分,“政府”被视为出自“国家”,是国家的一部分[2](P37)。政党与政府是具有不同属性并具有部分重合性的两大政治系统。两者要愉快地结合,避免矛盾与冲突,形成互相补充、互相推动、共同发展、共同受益的政治关系,既不能排斥异,也不能排斥同,必须有共同的价值基础和基本的制度共识。在西方的资产阶级国家中,政党之间、政府与政党之间虽然存在着竞争与制衡的关系,但也存在着合作与共处的一面,原因就在于多党之间、政党和政府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制度共识和共同目标,即资产阶级的政党与政府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资本主义制度。当代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等政治制度中所体现的党政关系也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认同和四项基本原则共识基础之上的。
在当代中国,和谐党政关系的核心在于执政党与政府有着共同的性质,即人民性。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和各种国家机构的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人民政府、人民军队、人民警察、人民法院等国家机构与组织都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天职。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以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选择过程,实质上是对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价值观和国家权力运行理念的认同过程,而不仅仅是对一种政治力量的选择。体现人民性的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制度是构建中国特色的和谐党政关系的政治思想基础。如果双方没有共同的利益基础与一致的价值导向,各自为各自的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而争夺,势必发生矛盾与冲突。当前党政关系中存在的一些不和谐现象,某些党政领导者没有以人民的意愿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原则就是根本原因。
(四)和谐党政关系是有利于制度创新、社会健康发育的关系
社会的发展是社会系统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能量与信息发生交换的运动发展过程,系统与环境、系统内各子系统间、子系统中的各要素间形成的一种动态的长期而稳定的互动过程。在社会系统中,生产力是最为活跃的因素,这一因素的变化常常引起社会系统中其他要素的相应变化,在解决旧有矛盾与冲突的同时又会产生新的矛盾与冲突,从而使得社会的发展往往呈现出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不断循环反复的周期性规律。和谐社会的构建并不是要打破这种规律,形成一种静态的和谐状态,而是在平衡的状态中自觉地把握即将产生的不平衡运动的方向,在解决旧有矛盾与社会冲突中及时发现社会的新生力量和辨清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引导和化解新的矛盾与冲突,以最小的代价和最快的速度达到新平衡。社会的和谐是一种动态的有序的持续不断的和谐,党政关系中,执政党引导和驾驭社会的运动方向,政府行使着具体的对社会的管理和控制职能,执政党和政府是推动社会由不平衡到平衡的能动力量。党政关系的和谐与否,不在于党政两大系统之间的和谐与互动,还在于双方的关系构建要能主动地驾驭这种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在社会的向前发展中主动地培育社会新生力量、抑制社会腐朽力量,推动制度创新,促使社会健康发育,防止社会的突然断裂。为此,在党政关系的建构与设计上要具有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自动纠错机制和对新生力量的包容吸收消化功能,执政党和政府以及其他国家组织、社会组织都要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给新生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生产力一定的发展空间。
在当代中国的党政关系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为武器,在社会发展中具有自动纠错功能。同时,中国共产党也能按照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任务,把中国社会中先进的阶级力量和社会精英整合纳入自己的组织中,对新生社会力量进行包容吸收和培养扶植。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往往也会导致其他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缺乏应有的独立性,抑制社会的正常发育,而党包揽一切,也难以使执政党超脱地驾驭社会矛盾,影响执政党对社会发展力量和发展方向分辨的敏感度和判断力。为此,党委“应该只管大事,不能管小事。党委不要设经济管理部门,那些部门的工作应该由政府去管”[3](P177)。合理界定执政党的活动空间与活动方式,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发育,也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和谐”党政关系的内涵与功能特征,要求我们以形成党政关系的外部和谐为依据,以维护和实现人民的利益为最高标准,理顺党政关系。从培育健康的党政组织活动主体,保证执政党和国家组织的人民性入手,科学配置政治权力,规范政治行为,最终实现执政党、参政党、国家政权组织、民众之间的和谐一致,形成互相补充、互相推动、共同发展、共同受益、两利双赢、多利多赢的政治关系。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让·布隆代尔,毛里·齐奥科塔.政党政府的性质——一种比较性的欧洲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