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休闲农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部门对休闲农庄从业人员的培训,定期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检查。使他们掌握相关知识和服务技能,强化经营理念及市场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农庄旅游的文化品位。
(2)更新经营理念,丰富庄主经验
农庄协会组织定期开展经营者之间的交流会,针对休闲农庄在发展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农庄协会应给予科学指导,带领其走出困境。定期的交流会也可以促进农庄主之间的交流,使农庄主意识到与其他农庄之间的差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补短,反省农庄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化经营理念,从而促进休闲农庄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市场开放,做好宣传工作
在政府做好宣传扶持工作的同时,农庄协会也应建立及时收集、发布信息的机制做好相应的宣传扶持工作。以诸暨市为例,诸暨市农庄协会每年编写诸暨市农家乐旅游指南等书,为游客详细介绍一些农庄,从而也提高了农庄在游客中的知名度。农庄协会还可以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等宣传媒体进行宣传,发布乡村景点和休闲农庄的信息,比如在节庆假日,组织观光旅游、举办展览会和科普培训等活动进行宣传。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与周边景点,景区相结合,扩大旅游市场,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动区域范围内休闲农业旅游的共同发展。
3.社会各方面加强舆论监督力度
(1)农户间的相互监督
为了保障农庄的稳定经营,农庄协会定期开展的活动,可以让农庄主之间有一定的交流。通过平时一些农户之间的相互监督,更好地管理农庄,也调整好农庄的产业结构。作为同行的农户有义务也有责任对其他农庄的建设进行监督。
(2)游客的舆论监督
对外界的舆论监督更是不可放松。政府部门要做好民意调查,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加强游客的监督功能。同时要收集游客对当地休闲农庄的意见及建议,促进农庄的和谐发展与产业特色的开发。
(3)新闻媒体的客观监督
新闻媒体的舆论对农庄的影响最大,相关部门要保证新闻媒体的报道真实性,并要尽早发现问题,防微杜渐。农庄主在经营的过程中,要悉心听取广大游客的意见,取长补短,精益求精;在外界的舆论面前,要保持自身的镇定,并做好充分的防范工作,兼顾农村发展与休闲农庄产业的发展。
4.农庄自身不断的完善
(1)加强管理,完善制度
①机构设置
合理的机构设置是使休闲农业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保证,分设以下各部门:综合管理部、开发建设部、旅游经营部、财务部、安全保卫部等。各部门分工合作,从细节着手,解决农庄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升农庄的设施水平等。
②管理体制
在休闲农庄协会的统一管理下,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并且有法人资格。其工作职能是负责休闲农业旅游区的全面开发建设与经营管理。此外,休闲农庄的管理宜采取以实体管理为主,网络管理为辅的经营模式。在网络上向游客提供真实可靠的详尽信息的同时,农庄之间也可以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现在越来越多的农庄趋于这样的管理模式。
(2)做浓特色,做好精品
①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产品结构
对客源市场进行层次划分,进行项目设计与布局,围绕经济、生态、游憩、保健、教育、社交等多功能进行综合开发,推出一系列经营项目,优化产品结构,逐步树立休闲农业园区的新形象,构造农村旅游业整体的空间分布格局、品位结构和总体特色。如利用果园、花圃、菜园、茶园等,开发参观、采食、购买及实际参与生产、加工作业等项目;休闲农庄也可以成为婚纱摄影基地、写生与创作基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青少年户外活动基地等。
②深入挖掘休闲农庄景观资源。
休闲农庄其景观内涵,除了日出、日落、晚霞、彩虹、动植物、溪流、河谷、田园、草地、牧场等自然景观外,还有播种、收获等农耕景观,以及利用特有的文化和风俗,开发农村民俗文物馆、民俗古迹、各种庙会、节庆、民俗游艺、农产品促销等人文景观。在开发过程中既要挖掘自然景观,也要挖掘人文景观,做到两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经营模式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的提高与否。为使农庄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农庄自身就需要开阔思路,经营特色精品,谋求更好的发展。
(3)独立创新,与时俱进
现今的农庄,大多都是相同的模式,根据农庄实力的大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实力的农庄,他们大多都修建了各种现代风格建筑,庄内设有各种娱乐设施,另有自己的观光田地,采摘基地;一类是实力一般的农庄,大多只以住宿、吃饭和棋牌为主。这两类农庄现今为大多数农庄的模板,给人的感觉大相径庭,无法突出其特色。发展地域特色是第一要素,要把休闲活动从大众化的打牌、吃喝向有地域特色的娱乐项目转变。
经营者可以借鉴现风靡网络的网络农场,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