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我国旅游业的运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一)数据收集是难题
虽然“大数据”是个好东西,在旅游行业的应用前景也非常广阔,但是整个行业对于大数据的应用第一障碍就来自于数据的收集。
大数据时代,数据是海量的,但是掌握这些数据的机构却不是开放的。目前,“大数据”的最主要来源是互联网,但是随着人们对“大数据”价值的认识,越来越多的平台将数据看做是重要的资产。因此要获得这些数据,必须要获得许可。对于一些在线旅游企业而言,数据的取得已经有一套完整的系统和途径,但对于更多的传统线下旅游企业,数据的取得就面临很大的困难和障碍。
山东省旅游局是较早开展“大数据”收集和应用的行业管理机构,他们在收集“大数据”时也面临类似的问题。最终通过与百度公司合作获取了其免费提供的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对于普通线下企业和机构来说,必须要付出一定的成本。由于旅游业涉及部门行业众多,由于各部门之间的系统都是相互独立的,不能彼此联网,要想获得另一个领域的数据非常困难,更何况相关企业或研究机构了。一些特殊行业更是如此,比如在获取住宿数据的时候更是大费周折。
正如许多“大数据”研究者所说,“大数据”研究的重要条件是“数据开放”,但目前我国的数据开放程度远不能达到应用的要求。
(二)缺乏挖掘、分析大数据的方法。
“大数据”技术的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由于大数据是非系统化的,且不具有一致性和可靠性,因此绝大多数旅游企业很难有效地对数据进行操作。同时,现在计算机处理的大多是结构化数据,但这些信息只占互联网上流动信息的约10%。其他90%数据是非结构化数据,它们存储在音频、视频、社交媒体、网络日志等中,不直接以结构化模式储存。管理和分析这些非结构化的数据,让多数旅游企业感到有心
无力。
但是,“大数据”应用的根本又在于从不相关的数据中找到相关性,如何分析纷繁复杂的数据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懂行业、又懂数据的人进行专业化的分析。但是目前“懂数据的人不懂旅游,懂旅游的人不懂数据。”谷歌、百度、携程、艺龙、去哪儿、蚂蜂窝等大型平台型网络都掌握着海量的数据,同时又拥有大量的专业设备和技术人员来进行数据的挖掘和整理,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对于很多在线或是线下的中小旅游企业都是难以企及的。
(三)、缺乏应用大数据的方式方法
面对大数据,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商业智能挖掘,将会成为一个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在大数据时代,如何能够把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大数据,有的放矢的设计成个性化服务,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根据旅游者的具体需求、爱好和此前的购买行为,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选择,而不仅仅是基于旅游者的类别提供大众化的选择。目前旅游行业绝大部分企业和部门对“大数据”还停留在认识阶段,基本谈不上应用,即便是应用也仅限在线旅游企业。目前只有携程、艺龙、去哪儿、蚂蜂窝等大的平台型互联网企业才能掌握足够大的数据。现阶段所谓旅游企业“大数据”应用,更多的是“数据挖掘”的概念。
四、对策与前景
尽管目前旅游行业在“大数据”的应用上还存在较大的障碍,但是这并不代表可以不关注“大数据”。旅游行业各部门和企业都应该未雨绸缪,为以后“大数据”的应用做
准备。
“大数据”不仅仅是一个数据库的概念,但是却离不开数据库。因此旅游行业要应用“大数据”必须先从数据积累做起,借助目前智慧旅游平台的建设,注重游客数据的收集,进而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旅游数据库,为以后“大数据”的应用打好基础。
从旅游管理部门角度来看,需要对游客旅游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数据、旅游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所有数据、旅游管理和目的地促销活动中产生的所有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分析,为旅游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支撑,从而进一步提高效益,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旅游管理机构应该有计划地公布旅游业运行的原始数据,鼓励技术公司开发基于原始数据的应用平台,服务于游客和旅游企业及旅游管理部门。
对于旅游企业来讲,需要逐步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指导和管理工作。蚂蜂窝CEO陈罡认为,大数据最重要的三个前提,是海量而有价值的用户数据、契合企业的数据抓取和分析工具、专业的数据分析团队。但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短期内,还是要把重点聚焦在企业自身的业务模式上。企业应从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着手,增强企业内部的数据化程度,进而改造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在客户管理方面则应该加强客户信息的收集,注重客户数据的积累,扎扎实实地完成企业自身业务的数据化,而不是简单地把这些数据放弃。同时搭建自己的数据分析系统,培养自己的数据分析团队。这样,酒店才能逐步更加精准地根据顾客特征和偏好推荐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旅游景区才能逐步更好地进行客流疏导和调控、旅行社则能够更方便地整合信息资源而开发出更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最终实现对“大数据”从积累到分析、利用并最终转化为切实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