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者绩效评估方法的缺陷和改进对策
摘要: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方法可以有效的监督经营者,促使其努力工作,拓展企业业绩。目前我国企业对经营者的绩效考核缺乏可行的有效方法,主要表现为:评价指标较单一;缺乏非财务指标;分析评价是缺乏横向比较和趋势分析等问题。
关键词:经营者;绩效评估方法;缺陷与改进对策;指标设计
一、经营者绩效评估方法的缺陷及其原因
传统的经营者考核从公司业绩反映经营者业绩这一简单的逻辑出发,通过考核公司的一些主要财务指标 (如公司利润率、资产增值率、市场份额等)来考核经营者。传统考核制度的逻辑出发点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传统方法存在很大的缺陷,具体表现在:
1、考核指标的单一性和片面性。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单一财务评价体系只提供了关于企业的有限财务信息,从而影响企业股东和投资者的决策。所以导致信息的使用者很容易被"达标"的假象所迷惑而不识庐山真面目,而这些问题对企业的长期利益和长期竞争能力也是极其不利的。
2.考核指标内容的非诊断性。财务指标只能反映公司某一时间或时期的经营结果,但是这一结果从何而来、公司经营中存在什么问题、经营者应如何改进,对这些问题,财务指标不能给出答案。
3.考核指标单纯的监督性。代理理论认为,公司与经营者的代理成本主要是监督成本和激励成本。鉴于经营者岗位的复杂性和经营者才能发挥的不确定性、不易度量性,对经营者的管理与其监督不如激励。传统的经营者考核指标几乎都是一些监控指标,这就使得考核不能发挥激励职能,其收益受到限制。
4.考核指标的短期化倾向。以当期的财务指标来考核经营者,就无异于向经营者发出这样一个信号:公司的短期赢利对他的利益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经营者的行为往往背离公司战略的方向,其利益取向可能会和公司的长期利益发生冲突。
二、对我国经营者绩效评估方法存在问题的改进对策
(一)经营者经营业绩的评价指标的设置
根据美国学者卡普兰和诺顿的平衡计分卡思想,从财务,顾客,内部运作流程以及学习和创新四个方面出发,选择关键绩效指标战略性的全面考核经营者的经营业绩。
1、财务方面
财务方面绩效评价指标按杜邦分析法的核心指标:
所有者权益报酬率(权益净利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其中: 总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净额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额/资产平均总额
净利润=销售收入净额-成本总额+其它利润-所得税
成本总额=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1.1生存能力指标
(1)财务风险指标:反映一个企业在日常经营中防范风险,保持基本生存能力的指标。
具体有如下几个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
(2)资产运营指标:衡量公司在资产管理方面效率的财务比率。
可以从以下几个指标来反映:资产回报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净现金流量;资金保值增值率;经济增加值EVA。
EVA=税后营业利润-所得资本的成本=(销售收入-营业成本-所得税)-(资本总值×资本成本)
净资产的增值保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1.2盈利能力指标
(1)销售净利润:是企业单位销售收入产生的收益水平的体现。
(2)资产净利润:综合反映企业的资产利用情况。
(3)权益净利润:站在股东的角度衡量企业资本产生净利润的能力。
2、顾客方面
从销售产品到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环节中评价企业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以此来衡量经营者的经营业绩。主要可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送货及时率、顾客投诉率和售后服务及时率。
3、内部运作流程方面
3.1产品的生产效率
(1)产品的生产周期效率
(2)产品的生产质量效率
3.2机器设备的生产效率
(1)生产能力利用率
(2)机器设备完好率
4、学习与创新方面
4.1学习与创新费用的投入度
学习与创新费用的投入度=一定时期内学习与创新的费用/一定时期内的销售收入
4.2新产品新技术的创利能力
新产品新技术的创利能力=一定时期内新产品新技术所带来的营业收入/一定时期内的销售收入
4.3发展指标
(1)公司提高指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体现在它的制造能力、质量控制能力、设计能力、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营销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因此这是一个对不同企业而言不同的指标。
股份年增长率=(年末股票市价-年初股票市价)÷年初股票市价
(2)产品(技术)的开发周期反映了公司营销、研发、生产、财务等职能业务领域之间的有效协调与相互理解,该指标从动态中反映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3)新产品市场份额:衡量的是公司开发的新产品在多大程度上为市场所接受,反映了公司有效发现市场需求、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和公司的营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