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管理类论文 > 人力资源 > 正文阅读资讯:劳动力回流对输出地的影响

劳动力回流对输出地的影响

[作者:未知[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摘要: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2000多万农民工提早返乡一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此,通过对贵州省的罗句县、桐梓县、正安县展开调研,探究此次劳动力回流对输出地的影响。经研究发现,大规模的劳动力回流并不意味着大规模的劳动力滞留;部分返乡农民工拥有一定的技能、先进的理念以及足够的资金,对输出地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的输出地因其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禀赋等不同对回流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所不同,因而劳动力回流带来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最后,对不同输出地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应对此次劳动力回流并利用劳动力回流所带来的积极效应发展经济给出相应的政策参考。
关键词:劳动力回流;输出地;影响;政策建议
    1 调查结果
    1.1 各县回流劳动力规模统计
    从我收集的2008年9月至2009年1月6日三县乡镇统计的累计回流劳动力来看,三县劳动力回流的规模大,尤以正安县最为突出,给人多地少,以“外输内转,以输为主,输转结合”为发展策略的正安县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其中,罗甸县、桐梓县和正安县回流的农民工分别为36778人、20568人和43536人,但大规模的劳动力回流并不意味着大规模的劳动力滞留。返乡农民工节后的就业打算将决定回流劳动力滞留输出地的规模。
    通过与三县农民工的访谈以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返乡民工提早回乡是为了回乡过年,并表示年后要继续外出务工。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罗甸县、桐梓县、正安县选择外出务工的人分别占到受访总人数的65.59%、53.33%、92.13%,只有27.57%的人选择留在输出的。因此,我们可以预测节后回流劳动力滞留在输出地的规模将会下降,并不会出现网络中所报道的大量劳动力的回流将会由一场经济危机演化为社会危机。
    但是,即使是将近70.22%的受访者选择外出务工,但剩下的27.57%的农民工春节后又将何去何从呢?他们的从业选择与输出地自身的特征会有哪些联系,又会对输出地产生哪些影响呢?
    1.2 各县返乡农民工择业分布
    为了了解不同输出地返乡农民工择业的各自特征,我们通过对比每一种就业选项三县返乡农民工的人数,发现在选择“创业”与“当地就业”的返乡的农民工中,桐梓县占了最大比重,在“务农”选项上罗甸县居于首位,而在“外出务工”项上,正安县的人数达到了82人,高达总受访者的92.13%。然而,我们还注意到,无论是罗甸县、桐梓县还是
    图1三县返乡农民工择业情况正安县大部分人选择外出务工,分别占到受访者的65,59%,53.33%,92.13%。
    于是我们设想是否政府给予了相关农业技术指导、解决了创业资金不足问题,罗甸县、桐梓县返乡农民工择业分布就会改变,从而更好地发挥当地比较优势发展经济。通过对罗甸县选择外出务工的返乡农民工设置问题“如果您得到了相关农业技能指导,您会选择”,以及对桐梓县选择外出务工的返乡农民工设置问题“如果您可以得到足够的资金,您会选择”,我们发现罗甸县选择务农的人数增加了52.94%,选择外出务工的人数减少了26.23%;桐梓县选择创业的人数上升了144.44%,外出务工的人数减少了25%。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罗甸县、桐梓县政府通过政策、资金的支持与技能的指导可以更好地吸纳那些了解市场、有资金的返乡农民工务农,帮助懂管理、有技术的返乡农民工在当地创业。
    1.3 输出地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我们了解到罗甸县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加上今年来当地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特色农业上具有比较优势;桐梓县得利于便捷的交通以及区位优势在发展二三产业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正安县则因此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贫乏的资源,产期以来依靠输出劳动力来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为当地的发展积累资金。
    2 输出地对劳动力回流承载能力分析
    承载能力是指输出地在现有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禀赋下,面对此次劳动力回流,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就业充分或只有少部分人失业的能力。单纯地将承载能力理解为一种被动的解决问题是不正确的,它还表现为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难题中的机遇。承载能力的大小具有内在不变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