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英语阅读策略培养
更好的理解多读内容。
以上所有这些热身活动意义在于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准备状态,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对阅读对象背景的了解,带着目的和愿望去读,充满信心去读,变被动式阅读为主动式阅读,也有助于形成阅读技巧,提高理解能力。同时也可放松读前的紧张心理,为学新课作准备.
2.略读(阅读中策略)
略读是指读者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组织结构和写作意图。这个过程也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有助于促进解码的自动化。
下面几种练习可以训练学生的略读策略。
(1)提问一两个指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文章大意或最重要的方面。
(2)让学生快速浏览文章标题、篇首段、结尾段以及每段的第一句,通过篇章连缀词、关键词等过渡承转手段,读者可以跟踪作者的思路,了解文章主旨大意。大部分文章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开篇、正文、结尾,文章首段一定会提示主题,引出文章的核心问题;正文部分一般有过渡承转的词句或起衔接作用的段落;在结尾段作者通常会概括全文的内容,再次阐述中心思想,并与篇首段响应,使读者对文章内容有更清晰的认识。
(3)找出段落主题句和关键信息词。
(4)给学生提供几个有关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要求学生读文章后选择正确答案。
(5)给学生提供阅读文章的主要内容,让他们排序。
3.扫读或查读(阅读中策略)
扫读是指读者为专门寻找文章中的特殊信息而忽略其他部分的一种跳跃阅读技能
(1)教师可以利用字典、报纸、地图、菜单等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2)在学生阅读文章前,给出一些问题、数字、重要词汇等让学生去迅速查找文章,了解其意。
(二)分析阶段
4、细读或研读(结构分析)(阅读中策略)
学生通过略读掌握了课文大意和具体事实后,教师应指导他们运用已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课文的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人物性格、事实原因、事物发展规律、作者观点以及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
结构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把握作者的思路,了解作者是怎样将话题、主旨及支持细节串连成一篇连贯的文章的。结构分析包括分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段落内部句子之间的关系及语篇标记词。
(1)推断。根据读者已有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及生活经验;文章句子或段落组织结构特点,句段逻辑关系,语篇中的标记词、关键信息词及段落主题句,文章上下文语境等进行推断。
阅读理解训练可以在三个层面进行:字面理解,推断性理解层和评价性理解层。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文章中发现线索。
1)字面理解:推测生词意义,教会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或者构词方式等线索推测词义;运用语法知识分析长难句结构,理清句子结构;正确理解词句意义,目的是去除理解障碍,确保正确理解文章表层意义。
2)推断性理解层: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或态度。
3)评价性理解层:根据文章信息推断文中言外之意。这是较高层次的认知活动,它可以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启发学生多动脑。
(2)弄清指代关系。
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指代关系的重要性,对阅读中遇到的指代,尤其是容易造成意义混淆的指代要进行重点分析。
(3)识别各种句型结构和功能(定义、举例、解释、下结论等);通过语篇连缀词和关键词等过渡承转手段识别句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篇章结构。
阅读中阶段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结构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要让学生注意首先是对课文的整体理解,然后才是对细节的关注,如段落、句子、单词等,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使用或输出阶段(阅读后策略)
阅读后活动部再关注课文内容,但却基于文章主要内容,主要是巩固和反思文章内容;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经验、知识、兴趣等联系起来,让学生谈对自己所读东西的认识和想法;通过听说写活动,让学生通过应用巩固所学语言,使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发展。
5.信息转换:将阅读内容转换成其他形式可以检查学生对阅读材料是否效地进行了理解。
(1)让学生用笔记、图画、图表、表格、统计图、树状图、流线图等表现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
(2)猜测词汇意义和指代意义。
(3)给课文选择和添加标题。
(4)回答不同类型的问题:记忆性问题(答案是课文中现成的,记住就能回答);理解性问题(答案在课文里,但不一定是现成的);应用性问题(答案要求应用课文中的知识或新的语言知识);创造性问题(答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其创造性);评价性问题(答案要求学生表示个人观点,发表不同意见)。
(5)跟据所读内容画图、标图